小儿尿路感染有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排尿异常和尿液异常;全身症状在新生儿期多为非特异性表现,婴儿期全身症状突出,幼儿期全身症状相对减轻;不同年龄小儿尿路感染症状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特点,女童因尿道短等更易发病,不注意卫生等会增加风险,有泌尿系统畸形病史者易复发。
一、小儿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
(一)排尿异常
小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排尿时哭闹不安,婴幼儿可能频繁尿布需要更换,大一些的孩子会诉说尿道有烧灼感等尿痛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导致膀胱频繁收缩产生尿频,尿道受到刺激引发尿急、尿痛。
(二)尿液异常
1.外观:尿液可能浑浊,甚至有肉眼可见的脓血,这是由于尿路感染时尿液中有大量的细菌、白细胞等炎性物质混杂其中导致。
2.气味:部分患儿尿液会有异常气味,与正常尿液气味不同。
二、小儿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
(一)新生儿期
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或体温不升、拒奶、呕吐、腹泻、黄疸、嗜睡、易激惹等非特异性表现。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容易扩散,全身炎症反应明显,而局部尿路刺激症状可能不典型。
(二)婴儿期
全身症状较为突出,常有发热、寒战、面色苍白、哭闹不安、体重不增等表现,也可能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自身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全身的异常反应来体现感染情况。
(三)幼儿期
全身症状相对新生儿和婴儿期有所减轻,但仍可能有发热、寒战、腹痛、遗尿等表现。幼儿开始能表达一些不适,但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不同年龄小儿尿路感染症状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1.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如输尿管长而弯曲、膀胱位置较高等,加上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非特异性表现。
2.婴儿:婴儿尿路较短,细菌容易上行感染,全身炎症反应强烈,以发热等全身表现为主,家长需注意婴儿的吃奶情况、精神状态等。
3.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尿路结构相对稍成熟,但仍可能因卫生习惯等因素发生感染,此阶段除发热外,可能出现腹痛等表现,且遗尿可能是幼儿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信号,因为幼儿可能在之前已经建立了正常的排尿控制,出现遗尿需警惕感染。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女童由于尿道短,距离肛门近,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所以女童在相同生活环境下较男童更易出现上述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家长需特别关注女童的外阴清洁等情况,降低女童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如果小儿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外阴部清洁,或者饮水过少,都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从而出现相应症状。例如,长时间不更换尿布、不清洗外阴等,会使细菌容易滋生,引发尿路炎症。
(四)病史因素
如果小儿有泌尿系统畸形等基础病史,那么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会增加,且症状可能不典型或更容易反复发作,需要在关注现有症状的同时,了解既往泌尿系统相关病史,以便更好地综合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