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手术存在术中出血、气道损伤风险,术后有感染、腺样体残留或复发、咽鼓管功能障碍、局部粘连、睡眠呼吸暂停复发风险,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谨慎,家长要充分了解风险,术后密切观察儿童情况,做好护理、营养摄入和休息等以促进恢复,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风险
一、术中相关风险
1.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存在出血可能,虽然现代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儿童的血管相对较细,手术操作中对血管的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来控制出血情况。这与儿童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儿童的凝血功能等在某些方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会增加术中出血的潜在风险。
2.气道损伤风险:腺样体位于鼻咽部,与气道关系密切。手术操作中可能会对气道造成一定损伤,比如可能损伤喉部黏膜等结构,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影响患儿的呼吸等功能。这是因为腺样体周围的解剖结构较为精细,手术操作需要精准,稍有偏差就可能累及气道相关组织。
二、术后相关风险
1.感染风险:术后儿童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能发生在术区,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出现术区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全身感染,如发热、败血症等情况。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完善,对外界病原体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差,是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腺样体残留或复发风险:存在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腺样体组织,导致腺样体残留的可能,进而有复发的风险。这与腺样体的解剖位置以及手术操作的难度等有关,部分情况下由于腺样体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原因,可能无法彻底清除所有腺样体组织,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3.咽鼓管功能障碍风险:腺样体与咽鼓管关系紧密,术后可能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因为咽鼓管周围的腺样体组织被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咽鼓管的正常通气和引流功能,儿童由于其咽鼓管解剖结构相对较平、较短等特点,更容易受到这种影响。
4.局部粘连风险:术后术区可能发生粘连,比如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这可能会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如咽部异物感等。儿童术后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粘连,会对局部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5.睡眠呼吸暂停复发风险:对于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术后有一定概率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复发的情况。这是因为虽然切除了腺样体,但可能存在其他影响睡眠呼吸的因素未被纠正,或者腺样体切除后局部的解剖结构改变等原因导致。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进行腺样体肥大手术需要特别谨慎。家长在考虑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各种风险。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体温、呼吸、创面情况等。保持术区清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任何术后的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术后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确保儿童能够顺利康复,将手术相关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