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区别是什么
急性咽炎与慢性咽炎在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病程及预后、诊断与鉴别要点上存在差异。急性咽炎是咽黏膜等的急性炎症,病因主要为病毒等感染及诱因,起病急,病程短,可通过相关表现诊断并需与传染病鉴别;慢性咽炎是咽部的慢性炎症,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不明显,病程长难彻底治愈,需与相关疾病鉴别。
一、定义与病因差异
1.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见,此外,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刺激、吸烟过度等因素易诱发急性咽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中频繁接触致病原或自身抵抗力较低时易患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2.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导致分泌物长期刺激咽部、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均可引发慢性咽炎,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受全身因素影响而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二、症状表现不同
1.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有疼痛,吞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原体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2.慢性咽炎:症状多样且不明显,主要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疼痛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可有咽部黏膜肥厚或萎缩等表现。
三、病程及预后区别
1.急性咽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经及时适当治疗,数天内即可痊愈,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转为慢性咽炎。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患急性咽炎时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避免发展为慢性。
2.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愈,一般通过消除致病因素等综合治疗来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中老年患者需注意积极治疗全身基础疾病以改善咽部症状。
四、诊断与鉴别要点
1.急性咽炎: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及检查进行诊断,根据发病急、咽部红肿疼痛等典型表现,结合咽部检查可见的黏膜充血肿胀等表现可确诊,需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的前驱症状相鉴别,这些传染病除咽部症状外,还有各自特征性表现及全身表现。
2.慢性咽炎: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局部检查诊断,需与慢性扁桃体炎、早期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慢性扁桃体炎多有扁桃体肿大、反复发炎等表现,而早期食管癌可有吞咽不适等症状,通过喉镜、食管镜等检查可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