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膀胱炎的检查方法及相关表现: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情况及尿蛋白异常;尿细菌学检查的尿培养+药敏试验能明确细菌感染及药敏情况;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形态等并排除其他病变;CT检查在怀疑合并复杂病变时使用;膀胱镜检查在其他检查不能确诊时考虑,可直接观察及活检。
一、尿常规检查
1.白细胞:膀胱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5个,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白细胞聚集到泌尿系统以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2.红细胞:部分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镜下血尿,即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这是由于膀胱黏膜受炎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需进一步排查出血原因及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3.亚硝酸盐:如果尿路存在细菌感染,细菌可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膀胱炎患者若存在细菌感染,亚硝酸盐检测可能呈阳性,对初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有一定提示作用。
4.尿蛋白:一般膀胱炎患者尿蛋白含量无明显异常,但如果合并肾脏等其他部位病变或感染较重时,可能会出现少量尿蛋白,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尿细菌学检查
1.尿培养+药敏试验:通过采集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是否有细菌生长以及具体是哪种细菌感染,同时进行药敏试验能为医生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例如,大肠埃希菌是膀胱炎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通过尿培养可鉴定出该菌,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细菌学检查的意义相同,但不同人群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可能有所差异,如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等肠道菌引起的膀胱炎。
三、超声检查
1.膀胱超声: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壁的厚度等情况。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壁增厚、毛糙等表现,通过超声检查还能排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其他膀胱病变。对于儿童膀胱炎患者,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膀胱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膀胱炎症情况,且超声检查无辐射,相对安全。而对于老年患者,超声检查可辅助评估膀胱功能及有无其他合并的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四、CT检查
1.泌尿系统CT:一般在怀疑膀胱炎合并其他复杂泌尿系统病变时进行,如怀疑有膀胱占位性病变、输尿管梗阻等情况。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也能较好地发现。例如,当膀胱炎患者经常规检查后仍有症状不缓解或怀疑有其他隐匿病变时,CT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不过,CT检查有一定辐射,在非必要情况下应谨慎选择,尤其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严格评估利弊。
五、膀胱镜检查
1.适应证:通常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者怀疑有膀胱结核、膀胱肿瘤等病变时才考虑进行膀胱镜检查。通过膀胱镜可以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的情况,查看是否有充血、水肿、溃疡等膀胱炎的典型表现,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但膀胱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操作,且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有无血尿、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