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呕吐的原因
孩子发烧呕吐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感染如胃肠型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感染如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饮食因素如暴饮暴食、食物过敏,其他系统疾病累及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异常时立即就医,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等降低风险。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胃肠型感冒:多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好发于儿童。病毒感染后不仅会影响呼吸道,还会累及胃肠道,导致孩子出现发烧、呕吐症状,同时可能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一般体温多为中低热,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左右可逐渐恢复,但在此期间需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等情况。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胃肠型感冒。
2.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呕吐多为频繁的喷射性或非喷射性呕吐,体温可高达39℃左右,同时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一般持续3-8天。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易感染。
(二)细菌感染
1.急性胃肠炎: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孩子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细菌在胃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出现发烧、呕吐,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可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为低热至高热。儿童的胃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卫生若不注意,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急性胃肠炎。
2.尿路感染:幼儿时期女孩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易发生。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外,部分孩子也可能出现发烧、呕吐症状,体温多为中热或高热,需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饮食因素
1.暴饮暴食:儿童如果一次进食过多食物,胃肠道消化负担加重,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出现呕吐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伴有体温轻度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肠道内发酵等产生的轻微炎症反应相关。比如孩子过量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食物过敏:有些孩子对特定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等,进食后可引发过敏反应,除了皮肤出现皮疹等表现外,也可能出现呕吐、发烧症状,体温一般为低热,通过回避过敏食物等可缓解症状。
(二)其他系统疾病累及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除了有发烧、呕吐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头痛、精神萎靡、抽搐等表现。儿童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由于颅内压升高可导致频繁呕吐,体温可呈高热,病情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脑脊液等检查明确诊断。
2.代谢性疾病:例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也可能出现发烧、呕吐症状,但相对较为少见,需要通过相关代谢指标等检查来鉴别诊断。
孩子发烧呕吐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呕吐次数及呕吐物性状等。如果孩子精神差、呕吐频繁、体温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抽搐、腹痛加剧等,应立即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来说,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减少接触感染源等,以降低孩子发烧呕吐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