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颧骨骨折
颧骨骨折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面部畸形、局部疼痛、眼部症状;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可感压痛、骨擦感等及检查面部对称性;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了解但对细微等情况显示不清,CT能清晰显示三维结构及合并情况。
一、临床表现评估
1.面部畸形:颧骨骨折后常出现面部畸形,这是较为直观的表现。由于颧骨位置的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患侧面部塌陷,从外观上看患侧脸颊比健侧扁平,这是因为颧骨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骨骼移位导致面部轮廓改变。例如,当颧骨体骨折时,骨折块向内侧移位,可使面部中部凹陷,影响面部的整体美观和对称性。
2.局部疼痛:受伤部位会有明显疼痛,患者在受伤后会感到颧骨区域疼痛,且在咀嚼、说话、面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神经受到刺激,以及肌肉运动时对骨折端的牵拉等因素导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而成年人则能较明确地指出疼痛部位。
3.眼部症状:部分颧骨骨折患者会出现眼部相关症状,如眼睑肿胀、淤血,这是由于颧骨周围的血管受损出血所致。严重的颧骨骨折可能会累及眶壁,导致眼球移位,出现复视(看东西重影)的情况。对于有眼部症状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眶壁骨折等合并损伤,不同性别在受伤后眼部症状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在意面部外观的变化而更早察觉眼部异常。
二、体格检查
1.触诊:医生会对颧骨区域进行触诊,可感觉到骨折处有压痛,并且可能触及骨擦感或异常活动。骨擦感是骨折端相互摩擦产生的感觉,异常活动则是在正常不应活动的部位出现了活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其颧骨周围组织的耐受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在触诊时骨擦感等表现相对较为客观。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面部外伤史的人,再次受伤时颧骨骨折的触诊表现可能会因原有组织情况而有所不同。
2.面部对称性检查:医生会对比双侧面部的对称性,包括眶下缘、颧额缝、颧弓等部位的对称性。正常情况下双侧面部这些部位是对称的,颧骨骨折后会出现不对称。例如,颧弓骨折时,颧弓的正常轮廓消失,通过对比双侧颧弓的高度、宽度等可以发现异常。年龄较小的儿童面部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面部对称性检查时需要更加仔细,且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需要医生耐心操作。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平片可以初步了解颧骨骨折的情况,能显示颧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等。但X线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或者复杂的骨折情况可能显示不够清晰,尤其是对于颧骨与周围骨结构重叠较多的部位。不同年龄的人群在进行X线检查时,辐射剂量的考虑有所不同,儿童对辐射更为敏感,需要在保障检查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暴露。
2.CT检查:CT检查是判断颧骨骨折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颧骨骨折的三维结构,包括骨折块的移位方向、程度以及是否合并眶壁骨折等情况。通过CT三维重建图像,医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骨折的全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对于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CT检查前需要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检查相关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