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发烧的症状和退烧的方法

来源:民福康

婴儿积食发烧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口臭、大便异常)和全身症状(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退烧方法包括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额头贴退热贴)、调整饮食(减少进食量、选易消化食物)、腹部按摩,若体温超38.5℃、降温后持续升高或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婴儿积食发烧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婴儿原本正常的吃奶或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这是因为积食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影响食欲。

腹胀:家长可以观察到婴儿的腹部膨隆,用手触摸有胀满感,这是由于食物积滞在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排出,导致肠道内气体和食物积聚。

口臭:口中散发酸腐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产生了有异味的物质。

大便异常:可能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者大便酸臭、性状改变,如含有不消化的奶瓣等,这是由于积食引起肠道功能失调,大便的形成和排出受到影响。

2.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可升高,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但也可能因积食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发热是机体对积食这种病理状态的一种反应,身体的免疫系统试图通过升高体温来对抗可能存在的感染等情况。

精神状态改变:婴儿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者精神萎靡、不爱玩耍等,这是因为身体不适影响了婴儿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二、婴儿积食退烧的方法

1.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适用于月龄较大、体温不是特别高的婴儿。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擦拭婴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擦拭3-5分钟即可,避免婴儿着凉。

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中的凝胶成分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而且使用方便,不会对婴儿造成明显的不适。将退热贴贴在婴儿的额头,可帮助降低头部温度。

2.调整饮食

减少进食量:如果婴儿是因为积食引起的发烧,要适当减少喂养量,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例如,平时喂奶粉的婴儿,可以适当减少奶粉的冲调量;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选择易消化食物:给婴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烂面条等。小米粥容易消化吸收,还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烂面条可以为婴儿提供一定的能量,同时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3.腹部按摩

以婴儿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婴儿的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积食,从而缓解发烧症状。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引起婴儿不适。

4.及时就医

如果婴儿积食发烧体温超过38.5℃,或者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没有下降反而持续升高,以及出现精神极度萎靡、呕吐频繁、抽搐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对于婴儿来说,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谨慎对待,医生会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措施,但会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婴儿的健康。

了解疾病
积食
积食属于通俗说法,传统医学称为积滞、食积,属于一种脾胃病证,西医则将积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没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消化道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发烧持续38℃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发烧持续在38℃,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可以用凉毛巾冷敷额头,同时用30~40℃的温水擦拭身体,物理降温。应当多擦几遍胸口、脖子、大腿内侧、胳膊内侧以及手心、脚心等部位。2个小时之后重新测量。如果体温还在38℃,可以配合选择服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泡腾片。若是孩子,不能够服用此药物,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颗
积食可以引起发烧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正常会造成发烧。积食主要是食物在肠道内聚集不能及时排出,若长时间得不到处理,会使胃肠功能下降,表现出消化不良,很容易造成消化道炎症,这时会造成发热的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进消化的药物来帮助食物排出体外,同时配合物理的方法来降温,必要时经过退烧药物进行降温。在平时注意规律饮食,注意少食多餐,不要
积食会引起反复发烧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积食有可能造成反复的发烧,应食用益生菌等调节胃肠功能。发热的时候测量体温,若体温小于等于38.5℃,可进行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擦浴等,若体温大于38.5℃,应行药物降温治疗。如果体温无法控制,应当是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八个月宝宝积食了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八个月宝宝积食后可以表现出厌食,恶心呕吐,打嗝,有口气,大便酸腐味臭味大,或者大便稀。减少喂奶粉量及次数,勤喂水,减少肉类辅食,母亲母乳喂养宝宝,母亲饮食注意清淡,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热敷理疗,捏脊推拿,补脾运八卦。三四个炒山楂,泡水喝化积消食,鸡内金粉3克冲服。七坐八爬,鼓励孩子多运动,多爬行可以
宝宝积食推拿的方法有哪些?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病人好,宝宝积食以后表现出发烧的症状,可以经过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缓解症状。1、揉腹部,主要是顺时针的用手按揉腹部;2、捏脊,可以双手捏住脊柱两侧肌肤,从下往上提捏;3、按揉足三里,按揉足三里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4、清胃经,就是在拇指掌面指根方向直推,有降低打嗝、疏通肠道的作用。经过手法按摩的方法配
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如下:第一、推拿脾经穴,位于大拇指外侧指尖到指根部位。第二、推拿四横穴,位于宝宝的手掌面,除拇指以外其他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第三、推拿板门穴,位于宝宝手掌侧大鱼际处。第四、小儿积食家长还可以沿着肚脐周围,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改善宝宝上述不舒
大人反反复复发烧怎么办啊?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大人表现出反复的发烧,需要及时去医院的呼吸科就诊,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若是由于感染性的疾病导致的,就得要及时控制感染,同时需要积极退烧。若是由于结核病导致的,就得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发烧40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发烧到40度是很严重的情况,像这种情况的话,是需要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和处理。若是细菌感染的话,就需要挑选合适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且还需要进行对症处理,比如可以经过物理降温或者是药物降温来处理的,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发烧39度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没有退烧药物的情况下,应当首选物理的方式去改善,如使用生姜片擦拭儿童的手心和脚心,或者是使用酒精擦拭儿童的身体,都能够起到一定辅助退烧的效果,并且要给儿童多喝一些温开水,高烧是比较多见的疾病,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诱发患有肺炎或者脑膜炎。
炎症会引起发烧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炎症一般有感染性原因和非感染性原因两种,两种原因均可以造成发烧,感染性炎症一般有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导致的,比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结核感染等。非感染性炎症大多由免疫反应导致的的无菌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最多见,比如系统性血管炎、大动脉炎等,还有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
大人积食快速解决方法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成人出现积食后,首先可以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其次,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口服促进胃动力药物,比如莫沙必利分散片。另外还可以吃中成药,大山楂丸或者是加味保和丸,还有健胃消食药,如食母生、复方消化酶、乳酶生、四消丸等等,都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预防,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容易消化、吸收
宝宝积食怎么办
谭美珍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一般宝宝积食时,通常会出现胃口差、吃饭吃的少、上腹胀满、大便干燥、酸臭等症状,因此,建议家长首先可以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处理,以此来缓解上述不适症状。但是,如果经过按摩以后,宝宝的症状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此时家长应该立即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因为每个宝宝积食的原因都不太一样。
孩子积食怎么快速消食
谭美珍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其实在现代的医学里面没有积食这个词,积食是在中医诊断里面的一个病症。宝宝出现积食,是宝宝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另外,有腹部胀满、大便干燥、酸臭等症状。每个宝宝出现积食的原因都不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做诊治。当宝宝是轻微积食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调理。要是通过初步的调理以后,宝宝的积食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应该带宝宝去正规的医
积食了怎么办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现胃积食时需要口服助消化药物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在急性发作期间,需要暂停饮食以避免加重胃负担;也可以服用促进胃动力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排空,从而缓解症状。对于积食引起的难受症状如果难以忍受,还可以选择催吐方式将胃部里积存的食物呕吐出来,从而减轻症状。
成人积食的症状及治疗
邢龙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积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嗳气,甚至严重时会有腹痛、呕吐表现。可以给予健胃消食片进一步消除积食,如果不能改善还可以给予胃肠动力药,补充消化酶等进一步促进胃肠动力改善积食症状。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暴饮暴食,除了会引起积食外,严重时还会出现胃潴留甚至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后果。
积食发烧怎么办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积食发烧期间,需要根据患者体温变化,选择合理的退烧方式来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使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制剂进行对应治疗。患者上述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脾胃虚弱期间,过多食物在胃肠道内蓄积,导致人体经络不通而引发的临床表现。患者在低烧期间,建议以物理降温为主。中度发热或者高烧时,建议使用退烧药。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中医按摩以及针灸等理疗方法一起调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