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外耳炎症状
慢性外耳炎有耳部不适、耳部分泌物、听力及耳部外观等相关症状,耳部不适有顽固瘙痒(过敏体质者易出现,长期瘙痒致皮肤破损增感染风险)和隐痛或胀痛(外耳道肿胀狭窄压迫神经加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疼痛表现有别);耳部分泌物增多(儿童易堵塞外耳道,长期佩戴助听耳机者易发生)且有异味(吸烟人群异味更明显);听力下降(分泌物堵塞或炎症致中耳受影响,影响特定职业人群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恢复慢);外耳道皮肤有充血、增厚、脱屑等改变(游泳者及经期女性易出现)。
瘙痒:患者常感到耳部瘙痒,这种瘙痒感可能较为顽固,程度因人而异。儿童由于难以准确表达,可能会表现出不断抓挠耳朵等行为。长期的瘙痒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如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外耳炎的瘙痒症状,因为过敏体质可能使得耳部皮肤对各种刺激因素更加敏感。
疼痛:一般为隐痛或胀痛,在病情发作或加重时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觉。如果外耳道皮肤出现肿胀、狭窄等情况,可能会压迫神经,从而加重疼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可能会相对不那么敏感,但也不能忽视疼痛带来的影响。一些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局部抵抗力下降,慢性外耳炎引起的疼痛可能会更难缓解,且容易反复发作。
耳部分泌物相关症状
分泌物增多:外耳道会有异常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可呈稀薄或黏稠状。稀薄分泌物可能为水样,黏稠分泌物可能呈脓性或痂皮样。儿童的外耳道相对狭窄,分泌物增多时更容易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且由于儿童的自我清洁能力较弱,分泌物容易积聚。对于长期佩戴助听器或耳机的人群,由于外耳道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更易发生,同时这类人群需要更加注意耳部的清洁和护理,以预防慢性外耳炎的发生和加重。
异味:由于分泌物的存在和可能的细菌滋生,会产生异味。这种异味可能比较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有吸烟习惯的人群,慢性外耳炎患者的耳部异味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吸烟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和局部环境,促进细菌的滋生。
听力相关症状
听力下降:如果外耳道内的分泌物堵塞或炎症导致中耳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对于从事需要良好听力工作的人群,如音乐工作者、教师等,听力下降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老年人本身听力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慢性外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生活不便,需要更加关注耳部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慢性外耳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问题,耳部的营养供应可能受到影响,慢性外耳炎的恢复可能会相对较慢,听力下降的改善也会相对困难。
耳部外观相关症状
外耳道皮肤改变:外耳道皮肤可能会出现充血、增厚、脱屑等情况。充血表现为外耳道皮肤颜色发红,增厚则使外耳道变窄,脱屑是皮肤代谢异常的表现。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如经常游泳者,外耳道皮肤更容易出现这些改变,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诱发或加重慢性外耳炎。女性在经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外耳道皮肤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也可能出现皮肤改变相关的症状,需要注意耳部的清洁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