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如何检查出来
诊断慢性膀胱炎的检查包括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尿液检查中尿常规可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尿细菌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菌及药敏;影像学检查里超声可观察膀胱形态等,CT能更清晰显示膀胱壁细节;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情况及排除其他病变,不同年龄、特殊情况患者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
可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慢性膀胱炎患者尿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5个/高倍视野,还可能有红细胞,提示存在尿路黏膜的炎症损伤。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是炎症反应的直接体现,红细胞出现则与膀胱黏膜受炎症刺激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慢性膀胱炎尿常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生理特点,尿液检查需更谨慎操作以获取准确结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膀胱炎,其尿液检查指标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需综合判断。
2.尿细菌学检查
包括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通过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病原菌感染及感染的细菌种类,药敏试验则能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比如,常见引起慢性膀胱炎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等,尿细菌培养若发现大肠埃希菌生长,通过药敏试验可知道该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不同性别在慢性膀胱炎尿细菌学检查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包括慢性膀胱炎,所以女性在进行尿细菌学检查时需特别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性,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标本影响结果。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壁厚度等情况。慢性膀胱炎患者超声可能显示膀胱壁增厚,膀胱容量可能有一定改变。例如,经腹部超声检查时,可发现膀胱壁不均匀增厚,回声改变等。对于儿童慢性膀胱炎患者,超声检查是较为常用且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初步评估膀胱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对于老年慢性膀胱炎患者,超声检查能帮助排除膀胱结石、肿瘤等其他病变,因为老年人群是膀胱结石、肿瘤等疾病的高发人群,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CT检查
CT检查对于慢性膀胱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壁的细节,如是否有局限性增厚、是否存在膀胱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变等。与超声相比,CT对膀胱壁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准确。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CT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泌尿系统情况,但需注意CT检查有一定辐射剂量,对于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应谨慎选择,除非病情需要。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CT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因长期接触导致膀胱出现慢性炎症改变及相关结构异常。
三、膀胱镜检查
1.检查过程及表现
膀胱镜检查是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情况的方法。慢性膀胱炎患者膀胱镜下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有时可见散在的出血点或小溃疡等。通过膀胱镜检查还可以排除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其他病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进行膀胱镜检查需在麻醉等特殊准备下进行,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对于女性患者,膀胱镜检查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尿道等结构;对于有既往膀胱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膀胱镜检查前需详细评估,因为既往手术可能导致膀胱结构改变,增加检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