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应该如何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其他治疗。一般治疗有卧床休息和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炎等,早期无禁忌证可用,需注意不良反应)、改善微循环药物(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溶栓和抗凝药物(改善血液黏稠度,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状态,需遵操作规程并评估特殊情况;其他治疗有耳鸣掩蔽治疗(掩盖耳鸣)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会诊)
一、一般治疗
(一)卧床休息
突发性耳聋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尤其对于因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卧床休息可减少身体耗氧量,利于耳部血液循环等的调整。
(二)营养支持
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很重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充足供应,比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等,为身体各器官正常功能维持提供物质基础,利于耳部神经等的营养供应,促进耳部功能恢复。
二、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可减轻内耳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等。
2.常用药物及适用情况:如泼尼松等,一般用于突发性耳聋发病早期,对于无禁忌证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能有效改善听力,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如消化道溃疡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对于有糖尿病、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二)改善微循环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扩张血管等方式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增加内耳供血。
2.常用药物:比如银杏叶制剂等,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状况,对于因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突发性耳聋有一定治疗作用,不同患者对药物反应可能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使用。
(三)溶栓和抗凝药物
1.作用机制:对于考虑有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导致的突发性耳聋,可通过溶栓和抗凝作用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内耳血流。
2.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如尿激酶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禁用,使用前需进行相关凝血指标等检查评估,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更要谨慎监测。
三、高压氧治疗
(一)原理
通过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的缺氧状态,促进内耳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二)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般适用于符合高压氧治疗指征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对于有肺部疾病、中耳炎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高压氧治疗,比如有严重肺气肿患者可能不适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操作和监护。
四、其他治疗
(一)耳鸣掩蔽治疗
对于伴有耳鸣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可采用耳鸣掩蔽治疗,通过使用耳鸣掩蔽器产生与患者耳鸣频率相近的掩蔽声,掩盖耳鸣,缓解患者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同患者对掩蔽声的适应情况不同,需进行个性化调整。
(二)心理疏导
突发性耳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进行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如女性患者可能因疾病带来的听力障碍等更易出现心理问题,需加强心理干预,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可能还需请心理专科医生进行会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