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的临床表现
尿道结石可引发疼痛症状,包括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尿道局部疼痛;有排尿异常表现,如排尿困难、血尿;存在尿道局部体征,像压痛、尿道肿物;还会有其他表现,如尿路感染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在各症状的具体表现有差异。
一、疼痛症状
1.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尿道结石若由上尿路结石下移至尿道,可引发剧烈的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呈刀割样,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等部位,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这是因为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导致平滑肌痉挛所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疼痛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因素有所差异,比如儿童可能更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疼痛,但会通过身体动作等表现出痛苦。
2.尿道局部疼痛:尿道结石本身可引起尿道局部的疼痛,患者可感觉尿道内有刺痛、胀痛等不适,在男性中,尿道较长且有一定的解剖结构特点,结石在尿道内移动或停留时,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更为明显,疼痛感觉可能相对更突出;女性尿道较短,相对男性来说,疼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同样会有尿道局部的疼痛不适。
二、排尿异常
1.排尿困难:结石在尿道内梗阻,会导致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严重时可出现尿滴沥甚至尿潴留。例如,当结石较大堵塞尿道时,尿液排出受阻,患者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少量尿液。在儿童中,排尿困难可能表现为排尿时哭闹、尿液点滴状排出等情况,这是由于儿童尿道相对狭窄,结石更容易引起梗阻。不同年龄的人群,排尿困难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成人可能更能明确表述排尿的异常情况,而儿童则更多通过行为表现来体现。
2.血尿:结石摩擦尿道黏膜,可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出现血尿。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肉眼血尿则可看到尿液呈红色。在男性中,由于尿道解剖结构的特点,结石对黏膜的摩擦可能相对更易导致出血;女性相对来说,尿道结石导致血尿的情况可能因结石位置等因素有所不同。年龄方面,儿童出现血尿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尿道结石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血尿,提示可能存在尿道的损伤等情况。
三、尿道局部体征
1.压痛:在尿道结石所在部位,按压时可出现明显的压痛。例如,当结石位于前尿道时,在会阴部或阴茎根部按压可感觉到疼痛;若结石位于后尿道,可能在直肠指诊时触及结石并伴有压痛。不同年龄人群的尿道局部压痛表现类似,但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更加轻柔准确地进行按压检查。
2.尿道肿物:部分患者可在尿道触及硬结,尤其是前尿道结石,可通过触诊发现尿道内有固定的硬结,表面可能不光滑。在男性儿童中,发现尿道肿物时更应引起重视,因为儿童尿道结石可能有其特殊的病因,如先天性尿道狭窄等基础疾病可能导致结石形成,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四、其他表现
1.尿路感染表现:结石梗阻尿道可引起尿液引流不畅,容易继发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尿路感染的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尿路感染时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而成人可能更多表现为局部的尿路刺激症状。例如,儿童尿道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可能突然出现高热,同时伴有排尿异常等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