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吸氧;控制感染,病毒感染用合适抗病毒药等综合处理,细菌感染选敏感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水肿;对症支持治疗,退热、补液;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小婴儿及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注意,出现严重喉梗阻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体位调整:小儿急性喉炎时需让患儿保持安静,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因为合适的体位可改善呼吸通气情况,减少喉部梗阻带来的不适。尤其要关注年幼患儿,避免其因烦躁不安而加重气道梗阻风险。
2.吸氧:若患儿存在缺氧表现,如口唇发绀等,应及时给予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保证各器官组织的氧气供应,这对缓解喉炎引起的缺氧状态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病情相对较重的小儿,吸氧能有效改善机体缺氧状况。
二、控制感染
1.病毒感染处理: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急性喉炎,一般可选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对于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依据病情评估选择相应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确保用药安全。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来帮助患儿恢复,因为病毒感染具有一定自限性,通过综合处理可促进机体自身清除病毒。
2.细菌感染处理:若是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选择需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精准确定,以达到有效控制细菌感染的目的,从而减轻喉部炎症反应,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糖皮质激素应用
1.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能迅速减轻喉部水肿,缓解喉梗阻。可选用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具体给药方式和剂量需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其能有效改善喉部水肿状况,是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关键药物之一。
四、对症支持治疗
1.退热:若患儿伴有发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符合退热指征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或适当选用退热药物,但要特别注意低龄儿童退热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禁忌证,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2.补液: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不能口服进食较多水分的患儿,可适当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因发热、呼吸急促等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这对维持患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进食困难的小儿,补液能保障机体代谢等正常进行。
五、病情观察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深度、面色、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等严重喉梗阻表现,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准备行气管切开等,因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对于挽救患儿生命至关重要。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其喉部解剖结构特点及各器官功能相对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需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剂量和禁忌等要求,因为小婴儿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年长儿不同,稍有疏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及治疗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