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烧不退怎么办
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烧不退需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包括观察一般状况、体温、扁桃体局部表现等,儿童需重点关注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表现;然后进行一般对症支持处理,如休息饮水、物理降温;接着进行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多首选青霉素类,过敏者选头孢菌素类等,足疗程用药,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病毒药但特殊情况需针对性治疗;还要注意及时就医指征,出现体温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防治并发症,如出现相关并发症表现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明确病情评估
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烧不退首先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需观察患者一般状况、体温波动情况、扁桃体局部炎症表现等。若患者精神尚可,但体温持续在38.5℃以上且扁桃体红肿明显、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较严重;若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表现,需警惕重症感染或并发症可能。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因感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重点关注其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表现。
二、一般对症支持处理
1.休息与饮水:让患者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既可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又能通过尿液排出部分毒素,促进机体代谢。对于儿童,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呕吐等不适。
2.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在38.5℃以下的患者。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通过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对于婴儿,可使用退热贴贴于额头,帮助散热。但要注意,不能用酒精擦浴,因为婴儿皮肤薄嫩,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应用: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等,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等。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遵循足疗程原则,一般需要使用10天左右,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反复。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剂量,但要避免超剂量使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2.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对于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如EB病毒等引起的扁桃体炎,可能需要针对性抗病毒治疗,但这相对较少见,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四、及时就医与并发症防治
1.及时就医指征:如果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体温仍持续不退,或出现体温反复升高且伴有呼吸急促、吞咽困难加重、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且有压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必要时行咽拭子培养等,以明确感染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高热不退且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要警惕是否合并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2.并发症防治: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风湿热、肾炎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表现,如单侧咽痛加剧、张口困难(提示扁桃体周围脓肿)、耳痛、听力下降(提示急性中耳炎)等,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行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等,风湿热、肾炎等则需进行针对性的抗风湿、护肾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