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治疗方法
牙龈萎缩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病因治疗。基础治疗有口腔清洁指导和控制局部刺激因素;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用药;手术治疗包括牙龈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病因治疗需纠正不良习惯和治疗全身性疾病,不同人群在各治疗环节有不同要求。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强调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成年人可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儿童由于自主刷牙能力有限,家长应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增加牙龈萎缩风险,良好的口腔清洁可减少口腔细菌数量,降低牙龈炎症发生几率。
还可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2.控制局部刺激因素
针对有牙结石的人群,应进行洗牙(龈上洁治术),通过专业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一般每年可洗牙1-2次,但对于牙龈炎症较严重或有特殊口腔状况的人群,洗牙频率可能需调整。对于有不良修复体的人群,如不合适的假牙等,要及时更换或调整修复体,避免其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对洗牙等操作的耐受度不同,儿童洗牙需选择儿童专用设备,操作更轻柔。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用药
当牙龈出现炎症时,可使用局部抗菌药物,如过氧化氢溶液,它能释放新生态氧,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可用于牙龈袋的冲洗,每次冲洗后让溶液在口腔内停留1-2分钟再吐出。对于一些炎症较重的患者,还可使用碘甘油,它能缓慢释放碘,起到杀菌、收敛的作用,涂抹于牙龈缘等炎症部位。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同人群使用时要考虑其特殊性,如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局部药物需谨慎评估风险。
三、手术治疗
1.牙龈移植术
适用于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和功能的情况。通过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腭部)获取牙龈组织,移植到萎缩的牙龈部位,以覆盖牙根面,改善牙龈萎缩状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待患者口腔发育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2.引导组织再生术
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龈组织和牙周组织再生,恢复牙龈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该手术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破坏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对于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确保恢复顺利。
四、病因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
对于有不良口腔习惯的人群,如用力刷牙、用牙签不当等,要纠正这些习惯。用力刷牙会破坏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萎缩,应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用牙签不当也会损伤牙龈,应改用牙线等正确的清洁工具。不同年龄人群纠正不良习惯的难度不同,儿童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来改变不良刷牙等习惯。
2.治疗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会影响牙龈健康,导致牙龈萎缩。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可减少高血糖对牙龈组织的不良影响。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出血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