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佝偻病的症状
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可致骨骼系统、肌肉松弛及其他系统症状。骨骼系统有头部颅骨改变、前囟及出牙异常,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肋膈沟,四肢及脊柱手腕足踝膨大、下肢及脊柱畸形;肌肉松弛表现为全身肌肉松弛、运动功能发育落后;其他系统有神经系统神经精神发育迟缓、枕秃,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一、骨骼系统症状
1.头部症状
颅骨改变:多见于6月龄以内婴儿,尤其是3-6月龄婴儿,表现为颅骨软化,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可感觉颅骨内陷,类似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颅骨软化逐渐消失,代之以颅骨变薄,额骨、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形成方颅,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颅形。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颅骨骨样组织堆积所致。
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约1-1.5cm,活动期佝偻病患儿前囟增大,可达2-3cm甚至更大,且闭合时间延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这与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颅骨的生长发育有关。
出牙延迟:患儿牙齿萌出时间推迟,可迟至10个月甚至更晚才出牙,而且出牙顺序紊乱,牙齿牙釉质发育不良,容易患龋齿。因为钙磷是牙齿牙釉质发育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吸收,进而影响牙齿发育。
2.胸部症状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状如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这是由于肋骨钙化障碍,肋软骨增生导致。
鸡胸或漏斗胸:1岁左右的患儿,胸廓骨骼改变可表现为鸡胸,即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前突;或漏斗胸,即胸骨下部内陷,形似漏斗。这是由于胸廓骨骼在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情况下,生长发育异常所致。
肋膈沟(赫氏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同时腹部脏器挤压使胸廓下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称为肋膈沟。
3.四肢及脊柱症状
手腕、足踝部膨大:6月龄以后婴儿腕、踝部骨骺处骨样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手、足镯征。
下肢畸形: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学步前婴儿主要表现为膝关节部位的弯曲,学步后由于体重的影响,逐渐发展为下肢的畸形。
脊柱畸形:严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患儿会坐、站、走的时间较晚,会坐后因脊柱负荷可致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严重者可伴有骨盆畸形。
二、肌肉松弛症状
活动期佝偻病患儿由于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谢障碍,导致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表现为患儿头项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呼吸运动受影响,容易出现呼吸功能异常等情况。例如,患儿抬头、坐立等动作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在仰卧位时,由于腹部肌肉无力,腹部常膨出如蛙腹状。
三、其他系统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
患儿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表现为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条件反射形成缓慢;头部多汗且与室温、季节无关,由于汗液刺激,患儿常摇头擦枕,导致枕部秃发(枕秃)。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同时多汗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的反应。
2.免疫功能低下
活动期佝偻病患儿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例如,相比正常儿童,活动期佝偻病患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