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阿司匹林胃出血怎么办
服阿司匹林出现胃出血后,要立即停服阿司匹林,评估出血严重程度,轻度出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重度出血需紧急抢救,采取药物止血、内镜止血等措施,后续要治疗基础疾病、调整抗栓方案、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立即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一旦发现服阿司匹林后出现胃出血情况,应第一时间停止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避免出血进一步加重。
二、评估出血严重程度
1.轻度出血:若仅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仅有少量黑便,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如血压、心率无明显异常。此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可能对出血更敏感,需更频繁监测;儿童则要关注其精神状态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劝导其改正,有相关病史如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再次出血风险更高,要重点关注。
2.重度出血:若出现大量呕血、黑便,伴有头晕、心慌、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此时需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等。
三、采取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2.内镜止血:如果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在内镜下可进行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等。内镜检查对于明确出血部位非常重要,能直接观察胃内情况,针对出血病灶进行精准止血。
四、后续治疗及预防
1.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有胃溃疡等基础疾病导致服阿司匹林后胃出血,需进一步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对于胃溃疡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促进溃疡愈合。
2.调整抗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血栓风险等综合评估后调整抗栓治疗方案。可能会更换其他抗栓药物,或者采取联合用药等方式在抗凝抗栓与保护胃黏膜之间寻求平衡。例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栓风险但又容易出现胃出血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替代部分阿司匹林,同时加强胃黏膜保护。
3.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无论年龄、性别,都要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对于有胃病史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中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出血的耐受能力较差,在服阿司匹林胃出血后更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且在调整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2.儿童:儿童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儿童胃出血可能与特殊的用药指征及个体差异有关,要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处理,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止血或其他治疗方式,同时要查找导致儿童服用阿司匹林的具体原因并纠正。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本身有胃溃疡、胃炎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服阿司匹林后更易出现胃出血,在后续治疗中要重点关注胃部基础疾病的控制,加强胃黏膜保护措施,并且在选择其他抗栓药物时要充分评估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