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局部(咽喉痛、声嘶、咳嗽)和全身(发热等)症状;慢性常因急性反复发作、用嗓过度、环境因素导致,局部有咽喉不适等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预防要增强免疫力、避免刺激,儿童要保暖、营养均衡等,老年人要注意保暖、控基础病。
一、咽喉炎的定义
咽喉炎是咽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咽喉炎则常因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长期过度用嗓、吸入有害气体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急性咽喉炎的相关情况
1.病因
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在儿童等人群中易引发感染,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而患病。
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容易侵入咽喉部引发炎症,比如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生活不规律的人群更易受细菌感染影响。
2.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起病较急,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吞咽时疼痛往往加重,儿童可能因咽喉疼痛而拒食;还可伴有声音嘶哑,严重时可能完全失声;部分患者会有咳嗽症状。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
三、慢性咽喉炎的相关情况
1.病因
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急性咽喉炎没有得到彻底治疗,炎症迁延不愈,就容易转为慢性咽喉炎,比如一些人急性咽喉炎后没有充分休息和规范治疗,就可能发展为慢性。
用嗓过度: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咽喉部长期受到刺激,易引发慢性咽喉炎。
环境因素: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如工业废气、吸烟产生的烟雾等,或者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都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损害,引发慢性咽喉炎。
2.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患者常有咽喉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还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早上起床时可能会有刺激性咳嗽,伴少量黏痰。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因咽喉不适而影响情绪和睡眠等。
四、咽喉炎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咽喉部黏膜的情况,急性咽喉炎时可见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慢性咽喉炎时可见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
2.实验室检查: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会有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
五、咽喉炎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1.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成年人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儿童也应保证每天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咽喉炎的风险。
避免刺激:避免过度用嗓,注意保护咽喉;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在污染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防护口罩;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引发咽喉炎;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防止因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家长要监督儿童避免过度用嗓,比如不要长时间大声哭闹或喊叫。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抵抗力相对较低,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关注咽喉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