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神经性膀胱炎
要确定是否患有神经性膀胱炎需进行多方面评估,包括详细采集一般病史(含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泌尿系统症状病史,进行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开展尿常规、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流率检查、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压力测定等尿动力学检查,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检查时各有需注意的点。
一、病史采集
1.一般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发生神经性膀胱炎的病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神经性膀胱炎可能与先天性神经发育异常等有关,女性可能因盆腔手术等导致神经损伤引发。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长期憋尿等不良习惯,长期憋尿可能增加膀胱功能紊乱的风险。还要询问既往病史,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进而引发神经性膀胱炎。
2.泌尿系统症状病史:关注患者排尿相关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失禁等。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例如尿频可能是神经性膀胱炎早期较常见的表现,患者可能频繁地有排尿的感觉。
二、体格检查
1.泌尿系统检查:检查耻骨上膀胱区是否有压痛,膀胱区是否有膨隆,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潴留情况。男性还需检查前列腺情况,排除前列腺增生等导致排尿障碍的因素干扰。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包括下肢的肌力、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等。因为神经性膀胱炎往往与神经系统病变相关,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张力改变等神经系统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如果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2.尿培养:若怀疑有泌尿系统感染,进行尿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致病菌生长,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但此处仅需提及检查手段,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残余尿量等。正常情况下膀胱残余尿量较少,若残余尿量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排尿障碍,常见于神经性膀胱炎患者。同时还可观察肾脏的情况,了解是否有肾脏积水等继发改变。
2.静脉肾盂造影:能更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等的形态,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畸形、梗阻等情况,对于排查神经性膀胱炎的病因有一定帮助。
五、尿动力学检查
1.尿流率检查:测定尿液排出的流速和流量,了解排尿的功能状态。神经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尿流率异常,如尿流率降低等。
2.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可以测量膀胱在充盈过程中的压力变化以及膀胱的容量等指标。通过该检查能评估膀胱的顺应性、逼尿肌的功能等,是诊断神经性膀胱炎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神经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膀胱顺应性降低等情况。
3.尿道压力测定:评估尿道的压力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尿道阻力异常等问题,对神经性膀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尿动力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确定是否患有神经性膀胱炎。对于儿童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特别注意其配合度,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机能可能存在的衰退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要确保安全和舒适。女性患者在病史采集中要关注与妇科相关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神经的因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