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重度的耳聋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年龄在12个月-65岁间的患者,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儿童极重度耳聋患者需早期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成年人也可通过该训练适应新听力状态;部分极重度耳聋患者可考虑助听器选配,儿童选配需谨慎并配合康复训练,成年人要注意选择合适类型并正确使用保养。
一、人工耳蜗植入
1.原理及适用情况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能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从而使极重度耳聋患者感知声音。它适用于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年龄一般在12个月-65岁之间(不同个体情况可能有差异,对于儿童,越早植入效果相对越好,因为儿童处于语言发育关键期,及时植入有助于语言的正常发展;对于成年人,也能通过人工耳蜗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其科学依据在于通过医学研究发现,人工耳蜗可以有效重建听力,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极重度耳聋患者,能显著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多植入后的患者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包括言语声等。
2.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方面,人工耳蜗植入后能让患者获得较好的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对于儿童,有助于其语言学习和社交沟通。局限性在于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风险已大大降低;另外,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试和适应,并且并非所有极重度耳聋患者都能达到完全正常的听力水平,其效果还与患者的听觉神经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1.针对儿童的情况
对于儿童极重度耳聋患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在儿童语言发育早期进行训练,通过使用助听器(如果适合的话)配合听觉训练、言语训练等。听觉训练主要是让儿童逐渐适应环境中的声音,提高对声音的察觉、分辨等能力;言语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科学研究表明,早期进行系统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儿童最大程度地利用残余听力(如果有的话)以及人工耳蜗或助听器带来的听力补偿,促进语言发育,使其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进行交流。例如,有研究显示经过规范康复训练的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上明显优于未进行规范训练的儿童。
2.针对成年人的情况
成年人极重度耳聋患者也可以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主要是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听力状态,提高对言语声的理解能力,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可以通过听力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利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进行听力训练,然后进行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训练,如通过听有声读物、参加言语康复小组等方式,提高其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沟通能力。
三、助听器选配
1.适用范围及原理
部分极重度耳聋患者可以考虑助听器选配,但需要经过专业的听力学评估。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信号,使患者能够感知到声音。对于一些轻度-重度之间的极重度耳聋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对于重度至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效果可能有限。其原理是将外界声音收集、放大后传递到患者的耳部,让患者感知声音。科学依据是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性质等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提高其对声音的感知和交流能力。
2.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选配助听器需要特别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耳道且舒适的助听器,并且要定期进行调试和评估,因为儿童的耳道还在发育,同时要配合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于成年人,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性能合适的助听器,并且要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和保养助听器,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听力情况和生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如耳背式、耳道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