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做手术是切除吗
胆囊炎做手术通常是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中反复发作、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多需切除,切除方式有腹腔镜和开腹两种,老年、儿童、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胆囊切除有不同需注意事项
一、胆囊炎需行胆囊切除的情况
1.急性胆囊炎
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尤其是伴有胆囊结石的情况,由于胆囊反复受到炎症刺激,会逐渐失去正常的功能,而且结石的存在会持续损伤胆囊黏膜,增加胆囊癌变的风险。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右上腹反复疼痛,经检查明确有胆囊结石且胆囊炎症反复发作时,多需行胆囊切除。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90%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考虑行胆囊切除以防止复发。
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甚至穿孔性胆囊炎,此时胆囊炎症严重,胆囊壁已经发生坏死、穿孔等病变,若不及时切除胆囊,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必须进行胆囊切除来控制感染源。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患者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长期反复的右上腹隐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也需要考虑胆囊切除。因为慢性胆囊炎持续的炎症刺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长期炎症存在也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性。一般经过综合评估,如腹部超声、胆囊功能检查等,若符合手术指征则行胆囊切除。
二、胆囊切除的方式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胆囊切除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微小的穿刺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将胆囊切除。对于大多数适合手术的胆囊炎患者,尤其是胆囊炎症相对较轻、没有严重粘连等情况的患者,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术后患者疼痛较轻,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开腹胆囊切除术
主要用于一些腹腔镜胆囊切除困难的情况,例如严重的胆囊炎症导致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或者患者体型肥胖、存在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等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情况。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伤口疼痛等不适相对更明显。
三、特殊人群胆囊切除需注意的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胆囊切除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
2.儿童患者
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在处理上需要更加谨慎。儿童胆囊切除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因为胆囊在儿童的消化功能发育中具有一定作用。如果是儿童胆囊炎,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如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才考虑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促进患儿恢复,同时要关注患儿术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胆囊切除可能会对儿童的脂肪消化等功能有一定影响。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胆囊炎患者的处理较为特殊。在妊娠早期,胆囊炎手术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妊娠中期相对较为安全,可以考虑在充分评估后进行胆囊切除;妊娠晚期,手术可能会引起早产等问题。所以妊娠期胆囊炎患者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妊娠周期、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方式。术后要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加强保胎等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