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吃什么药物
急性咽炎的治疗药物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含漱液可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含片能消炎止痛;全身治疗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用药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需谨慎、老年要考虑肝肾功能、孕妇用药极谨慎需遵医嘱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一、局部治疗药物
(一)含漱液
1.作用原理:通过含漱可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反应,如复方硼砂含漱液,其主要成分硼砂等有抑菌、防腐作用,能改善咽部不适症状。研究表明,使用含漱液能降低咽部细菌数量,缓解咽部疼痛、充血等表现。
2.适用情况:适用于咽部有轻微炎症、有分泌物等情况的急性咽炎患者,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需注意含漱时避免误咽。
(二)含片
1.作用原理:如碘喉片,其中的碘可缓慢释放,有杀菌、消炎作用,能减轻咽部炎症带来的疼痛等不适。药理学研究显示,含片含服后可在咽部持续释放药物成分,起到局部消炎止痛效果。
2.适用情况:适用于咽部疼痛较轻,局部炎症不严重的急性咽炎患者,一般人群适用,但儿童使用时需有成人监护,避免误吞。
二、全身治疗药物
(一)抗病毒药物
1.适用情况: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使用,如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及儿童,在明确病毒感染且无细菌感染证据时可考虑使用。例如,对于由EB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咽炎,在早期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药物举例:常用的有阿昔洛韦等,阿昔洛韦能抑制病毒DNA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计算剂量,且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二)抗生素药物
1.适用情况:当急性咽炎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如出现高热、咽部脓点等细菌感染表现。对于成人,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考虑使用;儿童患者出现细菌感染迹象时也需考虑,如咽部明显化脓等情况。
2.药物举例:常用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钾片等,青霉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但需注意,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则禁用,儿童使用时要关注是否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儿童急性咽炎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如含片类药物儿童使用时需成人陪同,避免误吞。对于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儿童的剂量计算需精确,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严格计算,且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2.例如,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若为青霉素类药物,需先进行青霉素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儿童用药后的胃肠道反应等情况。
(二)老年患者
1.老年患者急性咽炎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所以在用药前需评估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且有效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比如,老年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根据其肌酐清除率等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孕妇患者
1.孕妇急性咽炎用药需极其谨慎,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对于局部治疗药物,如含漱液等相对安全,但全身治疗药物的使用需权衡利弊。若必须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例如,若孕妇合并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需排除过敏情况)等。
2.孕妇在用药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包括孕周等,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