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小腿肌肉萎缩恢复训练
骨折后通过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注意不同人群特点;渐进性抗阻训练分初期和进阶阶段,需考虑不同患者情况;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肌肉训练,要注意相关人群特点及吸烟影响;骨折进一步恢复后加入有氧运动辅助小腿肌肉恢复,要选择适合方式并调整运动强度。
一、等长收缩训练
1.原理及作用:等长收缩训练可在不引起骨折部位关节活动的情况下,增强肌肉力量。通过让肌肉持续收缩一定时间,刺激肌肉神经-肌肉接点,促进肌肉纤维收缩蛋白合成。例如,对于小腿骨折患者,可进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每天多次,每次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这种训练不受骨折部位活动限制,能维持肌肉基本功能,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
2.不同人群考虑:对于儿童骨折患者,等长收缩训练要注意力度适中,因为儿童肌肉力量相对较弱,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部位受力不当。老年人骨折后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时,要缓慢进行,确保肌肉收缩平稳,避免因动作过快引起头晕等不适,同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收缩时间和次数。
二、渐进性抗阻训练
1.初期阶段:当骨折恢复到一定程度,可开始渐进性抗阻训练。初期选择轻量级的阻力,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小腿肌肉的抗阻伸展训练。患者坐在床边,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侧小腿套住弹力带,缓慢伸直小腿,感受弹力带的阻力,每次进行10-15次,每天2-3组。此阶段阻力小,主要是让肌肉适应抗阻状态,同时不影响骨折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骨折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在血糖相对稳定时进行训练,避免因训练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2.进阶阶段:随着骨折恢复情况良好,逐渐增加阻力。可以使用小重量的哑铃进行小腿肌肉的抗阻训练,如坐姿小腿提踵抗阻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小腿后面放置哑铃,缓慢提起脚跟,感受肌肉的抗阻收缩,每次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年轻且骨折恢复较好的患者,可以较快进入进阶阶段,但要注意逐渐增加阻力,避免一开始阻力过大导致肌肉拉伤。而对于肥胖骨折患者,由于体重较大,在选择阻力时要更谨慎,避免阻力过大加重膝关节等部位负担。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肌肉训练
1.关节活动度对肌肉恢复的影响:骨折后关节活动度受限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同时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能间接促进肌肉恢复。例如,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无痛范围内缓慢活动踝关节,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2-3次。在活动过程中配合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当踝关节背伸时,小腿前方肌肉等长收缩;踝关节跖屈时,小腿后方肌肉等长收缩。对于女性骨折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关节活动度过大引起疼痛不适。对于有吸烟史的骨折患者,由于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训练时,要告知其戒烟对骨折恢复和肌肉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戒烟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肌肉恢复。
四、有氧运动辅助肌肉恢复
1.适合的有氧运动方式:当骨折进一步恢复后,可加入有氧运动辅助小腿肌肉恢复。例如游泳,游泳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骨折部位的压力,同时小腿肌肉在游泳过程中需要不断发力维持身体在水中的姿势,对小腿肌肉有锻炼作用。患者可以每周进行2-3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游泳是比较安全的有氧运动方式,因为它对关节的冲击小。而对于年轻且骨折恢复良好的男性患者,还可以选择慢跑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慢跑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伤。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疲劳程度调整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但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