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观察等待及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针对病因治疗需治疗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相关疾病;儿童患者要注意药物选择剂量等,过敏体质患儿要严格避过敏原及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一、一般治疗
1.观察等待: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选择观察等待。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10岁以后)逐渐萎缩。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睡眠等情况,定期进行评估。例如,对于4-5岁的儿童,若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不影响呼吸和睡眠,可先进行观察,每3-6个月复查一次鼻咽部情况。
2.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鼻腔清洁:鼓励患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炎症,从而缓解腺样体肥大相关的鼻塞等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使用专门的儿童鼻腔清洗器,按照正确方法进行清洗,一般每天可清洗1-2次。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患儿存在过敏因素,如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患儿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对于已知尘螨过敏的患儿,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洗床单、被罩等,可使用防螨寝具。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缩小腺样体体积。常用的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龄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应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局部刺激等。一般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可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这类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例如,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根据体重使用相应剂量的孟鲁司特钠,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三、针对病因治疗
1.治疗呼吸道感染:如果腺样体肥大是由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对于因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加重的患儿,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必要时给予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
2.治疗过敏相关疾病:如果患儿存在过敏相关疾病导致腺样体肥大,除了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过敏相关疾病。如进行过敏原检测后明确为食物过敏的患儿,要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代用奶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是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的主要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低龄儿童应优先选择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观察等待、鼻腔清洗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尤其是睡眠呼吸情况,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婴幼儿,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其睡眠时的呼吸状况,如是否存在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2.过敏体质患儿:过敏体质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更加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例如,对于本身就对某种药物成分过敏的患儿,在选择药物时要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