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自闭症的表现早期
婴儿自闭症在社交沟通、语言发展、行为、兴趣方面有异常表现,如社交沟通中目光接触异常、对社交信号反应迟钝;语言发展有发育延迟、运用能力异常;行为上有重复刻板行为、对环境变化过度反应;兴趣方面有狭窄的兴趣范围,家长发现婴儿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到专业机构评估诊断,早期干预很重要,家长要配合并为婴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发展。
1.目光接触异常:婴儿在3-6个月大时通常会对亲人的面孔有自然的目光追随和对视行为,但患有自闭症的婴儿可能较少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很少主动注视他人的眼睛,或者在别人呼唤其名字时不能及时将目光转向呼唤者。这是因为自闭症婴儿在社交互动的初始环节就存在障碍,影响了正常的目光交流机制。
2.对社交信号反应迟钝:6个月以上的婴儿正常情况下会对社交表情、声音等信号有相应反应,像听到熟悉人的声音会有愉悦反应、看到微笑的表情会有积极回应等。而自闭症婴儿可能对这些社交信号反应不敏感,比如对家人的亲昵动作无明显情感回应,对同伴发出的友好社交信号(如伸手、微笑等)无正常互动反应,这是由于其大脑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社交相关神经通路功能受损,使得无法正常感知和处理社交信号。
语言发展方面的表现
1.语言发育延迟:正常婴儿在1岁左右会说简单的单词,1岁半左右能说由2-3个词组成的短语。自闭症婴儿可能明显落后于这个发展进程,到2岁还不会说有意义的单词,或者虽然会说话但语言发展模式异常,比如语言刻板重复,总是重复一些固定的语句、词汇,而不是根据情境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这是因为自闭症婴儿的语言中枢发育及语言学习相关脑区功能存在障碍,影响了语言的正常获取和表达。
2.语言运用能力异常:即使自闭症婴儿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但其语言运用能力也往往存在问题。例如不能根据交流对象和情境来调整语言,会出现自顾自说话、话题转换困难等情况,不会像正常婴儿那样进行自然流畅的双向交流,这是因为其社交认知和语言与社交情境匹配的能力受损,导致语言运用不符合正常社交交流的规则。
行为方面的表现
1.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婴儿可能会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且刻板的,会持续较长时间。这种重复刻板行为是由于大脑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运动控制和行为调节功能紊乱,通过重复性动作来寻求自我刺激以满足神经生理方面的某种需求。
2.对环境变化的过度反应:正常婴儿对环境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自闭症婴儿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应,比如对物品的摆放位置改变、生活routine的调整等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哭闹等情绪。这是因为自闭症婴儿的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调节机制异常,不能像正常婴儿那样平稳应对环境的细微变动。
兴趣方面的表现
1.狭窄的兴趣范围:自闭症婴儿往往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的狭窄兴趣,例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圆形的物品)感兴趣,反复把玩,而对大多数正常婴儿感兴趣的多种玩具和活动缺乏兴趣。这是由于其大脑神经发育的特异性,导致对特定事物的认知和兴趣偏好与正常婴儿不同,可能与大脑中与兴趣形成相关的脑区功能异常有关。
温馨提示:如果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因为婴儿自闭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早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婴儿的预后,帮助婴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同时,家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评估和后续干预措施,为婴儿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家庭环境,多与婴儿进行温和的互动交流,促进婴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