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怎么样才能好
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治疗需休息、合理饮食与口腔护理;药物治疗分抗感染(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支持)和对症治疗(咽痛用含片、发热用解热镇痛药);手术适用于反复发作、过度肥大或成病灶等情况且在急性炎症消退2-3周后进行;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根据证型选方,也有外治法。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营养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病情好转。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均衡,根据其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调整食物种类和质地。
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多饮水可以保持咽喉部湿润,缓解咽痛等不适症状,同时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温盐水漱口,每日数次。温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对于扁桃体炎患者,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儿童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注意方法和力度,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口腔黏膜。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
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常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细菌感染是扁桃体炎常见的病因之一,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常见致病菌,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在使用抗生素前,需排除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等禁忌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评估利弊,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因为目前针对多数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和等待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2.对症治疗药物
对于咽痛较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局部含片,如碘喉片等,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碘喉片能通过释放碘分子发挥杀菌、消炎作用,减轻咽喉部炎症引起的疼痛。儿童使用局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误吞,可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或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若患者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5℃以上时,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儿童使用解热镇痛药时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对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且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者扁桃体过度肥大,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睡眠打鼾等症状;以及已经成为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引发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疾病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例如,当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时,就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时机
一般选择在扁桃体炎急性炎症消退2-3周后进行手术。此时手术相对安全,因为急性炎症期手术可能导致炎症扩散等并发症。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全身性疾病不稳定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后再做决定。
四、中医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扁桃体炎多与风热外侵、肺胃热盛等因素有关。对于风热外侵证,可选用银翘散等方剂进行治疗,具有疏风清热、消肿利咽的作用。对于肺胃热盛证,常使用清咽利膈汤等方剂,以清泻肺胃、解毒消肿。中医治疗扁桃体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进行辨证用药,但在应用中医中药时,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
此外,一些中医外治法,如针刺少商、商阳等穴位,也可能对缓解扁桃体炎的症状有一定帮助,但同样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