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智齿一定要拔吗
长智齿不一定都要拔,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位置正常且有对颌牙、无任何症状的智齿无需拔除;智齿萌出位置不正、常引发冠周炎、已引起邻牙病变、疑为某些疾病根源的智齿则需要拔除。
一、无需拔除的情况
1.位置正常且有对颌牙的智齿
若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与对颌牙能够形成正常的咬合关系,这种情况下智齿可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从解剖学角度看,正常萌出的智齿在牙列中起到一定的咀嚼辅助作用,不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口腔检查和全口曲面断层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智齿的萌出位置和与对颌牙的关系。对于青少年人群,如果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且咬合良好,一般不需要拔除。但如果是中老年人群,由于牙齿可能存在一定的磨耗等情况,仍需密切观察智齿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变化。
2.没有引发任何症状的智齿
有些智齿虽然已经萌出,但没有出现疼痛、肿胀、发炎等任何不适症状。这类智齿对口腔的正常功能和健康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儿童期发现的智齿,如果一直没有症状,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其变化情况。而对于成年人,如果智齿完全埋伏在骨内,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考虑暂时保留,但需要定期复诊,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仍有可能出现问题。
二、需要拔除的情况
1.智齿萌出位置不正
近中阻生:智齿向近中倾斜生长,这种情况会导致前面的第二磨牙受到挤压,容易引发食物嵌塞,进而导致第二磨牙发生龋坏。通过口腔检查可以发现智齿与第二磨牙之间存在间隙,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对于青少年来说,近中阻生的智齿可能会影响第二磨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需要及时拔除。而对于成年人,近中阻生的智齿也会持续对第二磨牙造成不良影响,应尽早拔除。
远中阻生:智齿向远中倾斜生长,可能会与牙龈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细菌,引发智齿冠周炎。这种盲袋内的细菌繁殖会导致牙龈反复发炎、肿痛,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一旦发现远中阻生的智齿经常引发冠周炎,都需要考虑拔除。
水平阻生:智齿呈水平方向生长,这种情况下智齿无法正常萌出,会持续占居牙列的空间,可能会导致邻牙的牙根吸收等问题。通过口腔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水平阻生智齿的位置和与邻牙的关系,对于任何年龄段发现水平阻生的智齿,若存在邻牙牙根吸收等潜在风险,都应考虑拔除。
2.经常引发智齿冠周炎的智齿
智齿冠周炎是智齿周围软组织的炎症,主要是由于智齿萌出不全,牙龈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易堆积在盲袋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发炎症。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对于儿童,如果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会影响其口腔健康和营养摄入,需要考虑拔除;对于成年人,频繁发作的智齿冠周炎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应及时拔除。
3.已引起邻牙病变的智齿
智齿的存在导致邻牙发生龋坏、牙根吸收等病变。例如,前面提到的近中阻生智齿导致第二磨牙龋坏,或者智齿的生长压迫邻牙牙根,导致邻牙牙根吸收,这种情况下邻牙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护邻牙的健康,必须拔除智齿。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当发现邻牙因智齿存在而出现病变时,都需要尽快拔除智齿以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4.疑为某些疾病根源的智齿
有研究表明,某些不明原因的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可能与智齿的存在有关。当经过全面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病因后,怀疑智齿是这些疾病的根源时,也需要考虑拔除智齿。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都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是否拔除智齿。例如,一些成年患者经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和全身检查,排除了其他系统疾病后,发现颞下颌关节紊乱与智齿相关,就需要考虑拔除智齿来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