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吃什么好
急性胃肠炎患者饮食需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调整,急性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并补充水分电解质,缓解期逐渐过渡到易消化普通食物且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高纤维及不易消化食物,有相关基础疾病者需特别注意饮食选择。
一、急性期饮食调整
1.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急性期患者胃肠道功能较弱,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例如米汤,米汤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基本能量,且易于消化吸收,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以将大米煮至软烂,取上层澄清的汤液饮用。还可以选择藕粉,藕粉富含淀粉,冲泡后呈糊状,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同时减轻胃肠消化压力。
对于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患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以避免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症状;较大婴儿可给予稀释的米汤、苹果汁(需稀释,防止糖分过高刺激肠道)等。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急性胃肠炎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口服补液盐能补充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困难的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儿童急性胃肠炎时,由于其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要密切关注脱水情况,如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进行静脉补液。
二、缓解期饮食选择
1.逐渐过渡到易消化的普通食物
当急性胃肠炎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过渡到易消化的普通食物。例如软面条,软面条容易咀嚼和消化,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可以在面条中加入少量蔬菜末,如胡萝卜末、菠菜末等,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要注意蔬菜末需切碎煮烂,方便消化。还可以选择馒头、面包等面食,但要避免食用过于粗糙、过硬的面食。
对于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缓解期饮食过渡要更缓慢,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更弱,消化能力下降。可先从少量软面条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可选择适量的清蒸鱼(鱼肉鲜嫩易消化)等。
2.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可选择南瓜、冬瓜等,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煮熟后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冬瓜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也容易消化。水果可选择香蕉,香蕉富含钾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能补充因腹泻丢失的钾离子。但要注意,急性胃肠炎缓解早期,水果最好做成水果泥或加热后食用,避免生冷刺激肠道。对于儿童急性胃肠炎缓解期,可将水果制成果泥,如苹果泥,苹果泥含有果胶,有一定的收敛止泻作用,同时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三、避免食用的食物
1.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应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急性胃肠炎的恢复,应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也会刺激胃肠道,应避免饮用。
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及恢复阶段都应严格戒烟戒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影响胃肠道的修复。
2.高纤维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纤维含量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在急性胃肠炎期间应避免食用。一些粗粮如糙米等,虽然富含营养,但在急性胃肠炎恢复早期也不宜食用,应选择精细加工的食物。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在选择食物时更要注意避免高纤维及不易消化食物对血糖和胃肠道的双重影响,要选择既能保证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