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的原因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病变(男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或狭窄、女性生殖系统病变压迫尿道)和膀胱颈部梗阻(膀胱颈部挛缩);动力性梗阻包括神经源性因素(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因素(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其他因素(麻醉术后、低血钾、精神因素)。
一、机械性梗阻
1.尿道病变
男性前列腺相关:老年男性中,前列腺增生是常见原因。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男性约半数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这会使尿道阻力增加,引发尿潴留。
尿道结石或狭窄:尿道内结石阻塞可直接阻挡尿液通过尿道。尿道狭窄可能由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尿道损伤修复后瘢痕形成等引起,如尿道损伤后未得到良好修复,局部瘢痕组织收缩会使尿道管径变小,影响尿液排出。
女性生殖系统病变:女性的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可能压迫尿道。较大的子宫肌瘤向盆腔内生长,可能会挤压尿道,导致尿道梗阻,引起尿潴留;严重的子宫脱垂时,子宫颈及阴道前壁可能向下突出,压迫尿道,影响尿液排出。
2.膀胱颈部梗阻:膀胱颈部的病变,如膀胱颈部挛缩,可由先天性因素或慢性炎症等引起。先天性膀胱颈部挛缩较为少见,多因膀胱颈部肌肉、纤维组织增生等导致颈部狭窄,阻碍尿液从膀胱排出到尿道。慢性炎症刺激膀胱颈部,使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也会造成梗阻。
二、动力性梗阻
1.神经源性因素
神经系统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可影响排尿中枢的功能。脑卒中患者若病变累及控制排尿的脑区,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失常,出现尿潴留;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传导通路受损,排尿反射弧中断,膀胱失去神经支配,可引起尿潴留,脊髓损伤平面越高,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越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几乎都存在尿潴留问题。
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功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时,会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松弛障碍,从而引发尿潴留,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其中部分表现为尿潴留。
2.药物因素
抗胆碱能药物:一些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这些药物会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潴留。例如,在治疗胃肠道痉挛时使用的溴丙胺太林,可能会引起部分患者出现尿潴留不良反应。
α受体阻滞剂:虽然α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动力性梗阻。如果用药不当或患者对药物敏感,可能会引起尿道括约肌松弛过度,影响尿液排出,不过这在规范用药下相对较少见,但仍需关注个体差异。
3.其他因素
麻醉术后:在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这是因为麻醉药物会抑制神经系统对排尿反射的调控,同时术后患者卧床休息,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例如,腹部手术或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概率相对较高。
低血钾:严重的低血钾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包括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当血钾水平过低时,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导致尿液排出困难,引起尿潴留。常见于长期腹泻、呕吐、应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如慢性腹泻患者若未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出现低血钾进而导致尿潴留。
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可能会引起暂时性的尿潴留。例如,一些人在陌生环境中或面临考试等应激情况时,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尿潴留,这是由于精神因素影响了神经对排尿反射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