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自闭症的症状
两岁宝宝若患自闭症,在社交互动方面有缺乏目光接触、对他人呼唤无反应的症状;语言沟通方面有语言发育迟缓、语言交流异常的症状;行为方面有刻板重复行为、对环境变化过度反应、兴趣范围狭窄的症状,家长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诊断,早期干预对预后重要,家长要给予关爱支持营造康复环境。
1.缺乏目光接触:两岁宝宝正常情况下可能会与他人有眼神交流,比如看到熟悉的家人会主动看向对方并保持一定时间的目光接触,但自闭症宝宝往往回避目光接触,在与他人交流时很少主动看对方的眼睛。这是因为他们在社交互动的初始环节就存在障碍,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目光来建立基本的社交联结。
2.对他人呼唤无反应:当叫宝宝名字时,自闭症宝宝可能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迅速将注意力转向呼唤者,表现出对他人呼唤的迟钝反应。这是由于他们在感知到外界社交信号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及时对来自他人的基本社交呼唤做出回应,影响了正常的社交互动开启。
语言沟通方面的症状
1.语言发育迟缓:正常两岁宝宝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基本的需求,比如会说“妈妈”“爸爸”等简单称呼。而自闭症宝宝可能在语言发育上明显落后,到两岁时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词汇,或者只会重复他人说过的话语(刻板语言),缺乏主动的语言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例如,正常宝宝可能会用语言说“我要喝水”,但自闭症宝宝可能无法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只能通过哭闹等其他方式来间接传达需求。
2.语言交流异常:即使自闭症宝宝有语言能力,也可能存在语言交流异常的情况。比如语言的语调、语速异常,或者语言内容与语境不匹配。他们可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所说的内容与当时的交流场景无关;或者在交流中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语句,而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无法根据对方的回应来调整自己的语言交流内容。
行为方面的症状
1.刻板重复行为:常见的刻板重复行为包括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例如,自闭症宝宝可能会长时间反复地拍手,或者不停地旋转手中的玩具,而且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只是机械地重复某个动作。这种刻板重复行为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神经发育特点导致在行为模式上出现异常,通过重复特定动作来获得某种感官刺激或心理上的满足。
2.对环境变化的过度反应:两岁正常宝宝虽然对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自闭症宝宝往往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表现出过度的反应。比如家里的家具摆放稍有变动,或者日常的生活流程稍有改变,就会引起他们的强烈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焦虑不安等。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较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状态,从而通过激烈的情绪反应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应。
3.兴趣范围狭窄:自闭症宝宝通常会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的兴趣,而对大多数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例如,他们可能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特定形状的积木)或者某种单一的活动(如长时间看旋转的物体)感兴趣,并且会反复进行相关活动,而对丰富多彩的、具有多样性的儿童游戏等缺乏兴趣。这是由于他们的兴趣认知范围局限,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广泛地探索和体验各种不同的事物。
温馨提示: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宝宝在两岁左右出现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因为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自闭症宝宝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综合的评估手段来明确宝宝是否患有自闭症,并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方案,帮助宝宝最大程度地改善症状,促进其社交、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有利于宝宝康复的家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