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咽喉炎怎么治疗
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改善生活习惯(作息、饮食、避免过度用嗓)和调节环境;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含漱液、含片)和全身用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过敏用抗组胺药物);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穴位推拿、针灸);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1.改善生活习惯
作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规律作息能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利于咽喉部炎症的恢复。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减少过烫、过冷食物的摄入,过烫食物可能烫伤咽喉黏膜,过冷食物可能导致咽喉部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消退;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苹果、菠菜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
避免过度用嗓:对于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要合理安排用嗓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说话,可通过调整说话方式,如降低音量等减少对咽喉的刺激。
2.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空气过于干燥会加重咽喉部不适,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如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佩戴口罩。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含漱液:常用的有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可清洁口腔及咽喉部,减少细菌滋生,缓解咽喉部炎症引起的不适,其原理是通过含漱液的冲刷作用,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及部分病原体。
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含片可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起到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咽喉部的疼痛、干燥等症状。
2.全身用药: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遵循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以缓解过敏相关的咽喉部症状。
中医治疗
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如对于阴虚火旺型慢性咽喉炎,可选用百合固金汤等方剂进行治疗,方剂中的药物多具有滋阴降火、清利咽喉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型慢性咽喉炎,可选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起到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的功效。
2.中医外治:
穴位推拿:可选择天突穴、廉泉穴等穴位进行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气血流通,改善咽喉部的不适症状,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针灸治疗:针刺相关穴位,如尺泽穴、少商穴等,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来减轻咽喉部炎症,针刺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咽喉炎患者在治疗时更应注重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在药物选择上要格外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如需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孕妇:孕妇患慢性咽喉炎时,一般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如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缓解症状,如多饮水、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等。在药物使用方面要极其谨慎,需咨询妇产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多种疾病用药而产生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的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在生活习惯调整上要更加注重,如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上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