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者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牙周炎患者需通过正确刷牙(选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等)、使用牙线或间隙刷、定期用含氟漱口水以及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来维护口腔健康,其中正确刷牙要选合适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等,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要根据情况选择并正确操作,含氟漱口水要选合适的且正确使用,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要按规定频率进行。
一、正确刷牙
1.选择合适牙刷:应选用软毛牙刷,其对牙齿和牙龈的刺激性较小,适合牙周炎患者使用。软毛牙刷能有效清洁牙齿表面及牙龈沟内的菌斑,同时避免过度损伤牙龈。对于儿童,需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小型软毛牙刷,便于其掌握刷牙方法且不会损伤稚嫩的牙龈。
2.采用正确刷牙方法:推荐巴氏刷牙法,具体操作是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少量加压,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移动牙刷,重复以上动作。刷牙时要确保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包括牙齿的唇颊面、舌腭面和咬合面,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手部灵活性下降的情况,可使用带有手柄辅助设计的牙刷,以方便握持和操作。
二、使用牙线或间隙刷
1.牙线的使用:牙周炎患者牙齿之间的间隙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牙线可以有效清除这些部位的污垢。使用时,取约25cm长的牙线,将牙线的两端缠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然后用两指间的牙线轻轻滑入牙间隙,沿牙齿侧面轻轻上下拉动,清洁邻面的菌斑。对于牙龈退缩导致牙间隙较大的患者,可选择细滑且有一定弹性的牙线。儿童使用牙线时,家长应在旁边指导,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细牙线,并帮助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造成牙龈损伤。
2.间隙刷的使用:当牙齿间隙较大或存在根面暴露等情况时,间隙刷是更好的选择。间隙刷有不同的直径规格,可根据牙齿间隙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使用时,将间隙刷轻轻放入牙间隙中,按照牙齿的方向轻轻转动,清洁牙齿邻面和根面的菌斑。对于佩戴正畸矫治器的牙周炎患者,间隙刷更是清洁牙齿的重要工具,能有效清除矫治器周围难以清洁的菌斑。
三、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
1.选择合适含氟漱口水:含氟漱口水可以帮助巩固牙齿,抑制菌斑生长。牙周炎患者可选择含有0.05%-0.2%氟化钠的漱口水。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使用含氟漱口水时应特别谨慎,6岁以下儿童由于吞咽功能不完善,容易吞食漱口水,可能导致氟摄入过量,引起氟斑牙等问题,因此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水,6岁以上儿童在使用时也需在家长监督下,少量使用并避免吞咽。
2.正确使用含氟漱口水:使用时,取适量漱口水(一般10-20ml),将其含在口中,鼓动两颊与唇部,使漱口水能充分接触牙齿的各个面,保持30秒左右后吐出,不要立即用清水漱口。使用频率一般为每天1-2次,可在早晚刷牙后使用,能进一步清洁口腔,辅助预防菌斑再形成。
四、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
1.定期口腔检查:牙周炎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口腔内牙周炎的进展情况,如牙龈炎症是否加重、牙周袋深度是否增加等,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口腔卫生维护方案。对于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口腔问题相对较多,更应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儿童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牙周问题并进行干预,保障口腔健康发育。
2.定期洁治:洁治即通常所说的洗牙,是去除牙齿表面菌斑、牙结石的重要手段。牙周炎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通过超声波洁治或手工洁治等方法,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沟内的牙结石和菌斑,减轻牙龈炎症,控制牙周炎的发展。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牙周炎患者,由于其口腔局部抵抗力相对较低,更需要密切配合洁治等治疗措施,以维持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