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可通过局部对症缓解类药物和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局部对症缓解类药物有含漱液(生理氯化钠溶液、复方硼砂含漱液)和含片(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含片);针对病因的药物包括病毒感染相关药物(抗病毒口服液、更昔洛韦)和细菌感染相关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各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选药,孕妇用药需谨慎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等。
一、局部对症缓解类药物
(一)含漱液
1.生理氯化钠溶液:可清洁口腔、咽喉部位,减轻局部炎症刺激,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尤其对于因进食后食物残渣残留刺激咽喉导致肿痛的情况有一定缓解作用,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相近,使用后不会对咽喉黏膜产生明显刺激。
2.复方硼砂含漱液:具有消毒防腐作用,能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水肿,对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肿痛有一定疗效,可通过含漱清洁咽喉局部,改善肿痛症状。
(二)含片
1.西地碘含片:主要成分是分子碘,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释放出碘,有强大的杀菌、抗感染作用,对细菌、真菌等有杀灭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能有效抑制局部病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2.西瓜霜含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有较好缓解作用,其成分中的有效物质能减轻咽喉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因过度用嗓、上火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有一定疗效。
二、针对病因的药物
(一)病毒感染相关药物
1.抗病毒口服液: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如普通感冒病毒导致的咽喉炎症,抗病毒口服液有一定作用,它能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抵抗病毒,从而缓解因病毒感染引发的咽喉肿痛等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的病毒感染类型及个体差异。
2.更昔洛韦:对于某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引起的较严重咽喉肿痛,在有明确指征时可能会用到更昔洛韦,但该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及使用禁忌,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尤其要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二)细菌感染相关药物
1.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果咽喉肿痛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链球菌感染等,在不过敏的情况下,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有效,如阿莫西林等,但使用前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试,以确保患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受及反应可能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是常用的抗细菌感染药物,如头孢拉定等,抗菌谱较广,对于多种引起咽喉感染的细菌有抑制作用,使用时同样要注意过敏等情况,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用药剂量等需谨慎把控,例如儿童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咽喉肿痛时,应优先考虑相对安全的非药物干预,如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在药物选择上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例如含服类药物要防止儿童误吞,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用药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二)孕妇
孕妇出现咽喉肿痛时,用药需更加谨慎。许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应尽量先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如用温盐水含漱等。如果必须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且需在妇产科医生和药师的共同指导下使用,充分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三)老年人
老年人咽喉肿痛时,要考虑其可能同时存在的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例如一些抗生素可能对老年人肝肾功能有一定负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并且用药剂量可能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