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有哪些表现
鼻息肉会引发多种表现,包括鼻塞,因息肉阻塞鼻腔通气通道致通气不畅且进行性加重;流涕,炎症刺激及分泌物引流不畅致黏液性或脓性鼻涕,女性生理期、老年患者有不同特点;嗅觉减退或丧失,息肉阻塞嗅裂影响嗅神经感知气味;头痛,息肉阻塞鼻窦开口引发鼻窦炎致头痛,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还可有耳部症状,体积大时压迫咽鼓管致耳鸣、听力减退等,儿童影响语言发育,成年影响社交工作;以及打鼾,阻塞鼻腔致上气道狭窄,肥胖者风险增加,儿童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发生机制: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会阻塞鼻腔通气通道,导致鼻塞。其严重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小息肉可能仅有轻微鼻塞,大息肉则可引起明显鼻塞,甚至导致患者只能用口呼吸。对于儿童而言,长期鼻塞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因为儿童的鼻腔、鼻窦与面部骨骼发育关系密切,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可能使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等。而成年人长期鼻塞会影响生活质量,比如影响睡眠时的呼吸,导致睡眠中频繁觉醒,进而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具体表现:患者自觉鼻腔通气不畅,随着息肉逐渐增大,鼻塞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完全堵塞鼻腔,影响正常呼吸。
流涕
发生机制:鼻息肉患者的鼻黏膜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刺激导致腺体分泌亢进,从而出现流涕症状。同时,息肉阻塞鼻腔,使得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进一步加重流涕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鼻黏膜的充血水肿,导致流涕症状相对更为明显;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鼻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流涕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较难控制。
具体表现:多为黏液性或脓性鼻涕,继发感染时鼻涕可为脓性。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擦拭鼻子、流涕沾染衣物等情况。
嗅觉减退或丧失
发生机制:息肉体积增大或位置特殊时,会阻塞嗅裂,影响嗅神经对气味的感知。嗅神经分布在嗅裂区域,息肉的存在阻碍了气味分子与嗅神经的接触,从而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如果长期存在鼻息肉导致嗅觉减退,可能会影响其对周围环境气味的认知,进而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无法及时感知危险气味等;对于老年患者,嗅觉减退可能会降低其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影响食欲,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具体表现:患者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可表现为难以辨别常见的气味,如花香、食物的香味等,严重者可完全丧失嗅觉。
头痛
发生机制:鼻息肉阻塞鼻窦开口,可引起鼻窦通气引流障碍,导致鼻窦炎的发生,而鼻窦炎可引发头痛。鼻窦内压力变化以及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是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头痛的感受和表达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往往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成年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头痛症状,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头部血管性疾病,使得头痛的表现更加复杂。
具体表现:头痛部位多与受累鼻窦相关,如额部、颞部等,疼痛性质可为胀痛、闷痛等,一般在鼻塞加重时头痛症状可能会加剧。
其他表现
耳部症状:鼻息肉体积较大时,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耳鸣、听力减退等耳部症状。儿童由于咽鼓管相对较短、宽且直,鼻息肉引起耳部症状的情况可能相对更容易发生,而且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因为听力减退会影响儿童对声音的接收和学习语言的能力;成年患者如果出现耳部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和工作交流,比如听不清他人讲话等。
打鼾:鼻息肉阻塞鼻腔,导致上气道狭窄,睡眠时可出现打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于肥胖的患者,本身就存在上气道狭窄的风险,合并鼻息肉时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儿童打鼾可能会影响其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