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胃出血止住了
判断胃出血是否止住可从症状表现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胃镜等检查结果入手。症状表现上,呕血黑便情况改善、全身头晕乏力等症状减轻;生命体征监测中,血压心率趋于平稳、血红蛋白不再继续下降反有回升趋势;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无活动性出血,这些均提示胃出血可能止住,且不同年龄人群判断时需结合各自特点。
一、症状表现的观察
1.呕血与黑便情况:胃出血患者通常会有呕血或黑便症状,若原本有呕血或黑便的情况,之后呕血次数减少、颜色变浅,黑便由频繁且性状改变明显逐渐变为颜色转黄、次数减少,提示出血可能在止住。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表达能力有限,更需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性状、颜色和次数,婴儿的大便颜色变化需仔细辨别,若原本暗红色或黑色的大便逐渐变为黄色,呕吐物中不再有血性内容物,是重要的判断迹象。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较弱,更要留意这些消化道症状的细微变化。
2.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胃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若这些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也可能提示出血止住。比如原本因出血导致头晕明显、行走不稳的患者,头晕症状逐渐缓解,能正常站立和活动,乏力感也有所减轻,说明身体失血情况得到改善,出血可能趋于停止。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状态从萎靡逐渐转好,老年患者则可能从虚弱无力逐渐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
1.血压与心率: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是判断胃出血是否止住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压相对稳定,心率在正常范围。若胃出血时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经过相应处理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心率也趋于平稳,不再持续增快,提示出血可能已经止住。例如,患者出血前收缩压为120mmHg左右,心率80次/分钟左右,出血后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心率增快至100次/分钟以上,经过治疗后血压回升至110/70mmHg左右,心率降至90次/分钟以下并保持稳定,说明出血有止住的趋势。对于儿童,由于其血压和心率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要依据儿童各年龄段的正常范围来判断,婴儿的心率正常范围相对较快,若原本因出血导致的心率异常逐渐恢复到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同时血压无持续下降趋势,也提示出血可能止住。老年患者本身血压可能有波动情况,监测时要综合其基础血压水平来判断,若在出血后血压虽然有过波动,但逐渐调整至接近其基础血压水平,心率也稳定在相对正常范围,也需考虑出血止住的可能。
2.血红蛋白水平: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也很关键。胃出血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若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再继续下降,并且有逐渐回升的趋势,说明出血已经得到控制,趋于止住。一般来说,每失血400-500ml会导致血红蛋白轻度下降,若出血停止,机体开始造血补充,血红蛋白会逐渐上升。例如,患者出血前血红蛋白为130g/L,出血后降至110g/L,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再继续下降,并逐渐上升至120g/L,提示出血止住。不同年龄人群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有其相应的正常区间,老年患者也有自身的参考范围,在判断时要结合具体人群的正常范围来综合分析。
三、胃镜等检查的结果
1.胃镜检查:胃镜是直接观察胃内情况判断胃出血是否止住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以清晰看到胃黏膜的情况,若原本发现的出血病灶不再有活动性出血,如没有新鲜的血迹、血管不再暴露等,提示出血已经止住。例如,之前胃镜发现胃内有溃疡伴出血,再次进行胃镜检查时,溃疡处没有渗血、凝血块等活动性出血表现,说明出血已经停止。对于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其耐受情况和风险,但一旦进行检查发现出血病灶无活动性出血,也是判断出血止住的有力依据。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已无活动性出血,同样是出血止住的重要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