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上颌窦炎是发生在左侧上颌窦的炎症性疾病,其解剖基础是上颌窦位置及窦口特点,病因有感染、鼻腔疾病、过敏、解剖结构异常等,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的鼻塞、流涕、面部疼痛压痛、嗅觉减退及全身症状,诊断靠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药物、鼻腔冲洗及手术等原则。
一、解剖基础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是鼻窦中最大的一对。其窦口开口位置较高,在中鼻道外侧壁,这使得窦内分泌物不易引流,容易发生炎症。
二、病因
1.感染因素: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可经鼻窦开口侵入上颌窦引发炎症;邻近器官的感染,如牙槽脓肿等也可能蔓延至左侧上颌窦导致炎症。
2.鼻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鼻腔疾病可阻碍上颌窦的引流,使窦内通气和引流不畅,从而诱发左侧上颌窦炎。例如,鼻中隔偏曲导致左侧鼻腔狭窄,影响上颌窦口的正常通气和分泌物排出。
3.过敏因素: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引起水肿,也可影响上颌窦的引流,增加左侧上颌窦炎的发病风险。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后,易出现左侧上颌窦炎相关症状。
4.解剖结构异常:个体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部分人左侧上颌窦窦口较小、窦腔形态异常等,都可能使左侧上颌窦更容易发生炎症。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左侧鼻腔通气不畅,这是由于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时鼻音较重,婴儿可能出现哺乳困难。
流涕:可出现流脓涕,左侧鼻腔有较多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涕可能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咽部不适。
面部疼痛或压痛:左侧上颌窦区域可能出现疼痛或压痛,疼痛可表现为胀痛、钝痛等,有时可放射至同侧面部、牙齿等部位。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部位,表现为哭闹、面部表情异常等。
嗅觉减退:炎症累及嗅觉区域时,可出现左侧嗅觉减退或丧失,儿童可能对气味的反应不敏感,如闻不到食物的香味等。
2.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儿童全身症状相对较成人更为明显,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左侧鼻腔内的情况,如黏膜是否充血、肿胀,窦口是否有堵塞、脓性分泌物等。通过鼻内镜能清晰看到左侧上颌窦口及窦内部分结构,有助于诊断左侧上颌窦炎。
2.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左侧上颌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左侧上颌窦的窦腔形态、黏膜增厚情况、有无积液等。通过鼻窦CT能准确判断左侧上颌窦炎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例如可以看到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超过4mm,窦腔内有液平面等表现。
鼻窦MRI: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左侧上颌窦炎诊断有帮助,如怀疑有窦内肿瘤等情况时,但一般不作为左侧上颌窦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五、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左侧上颌窦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左侧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能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儿童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
黏液促排剂:促进左侧上颌窦内黏液排出,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有助于改善上颌窦的引流情况。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左侧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上颌窦的引流。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压力过大导致不适。
3.手术治疗:对于经过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影响引流等情况的左侧上颌窦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等。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手术风险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