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针对病因治疗。一般治疗有观察等待、改善生活方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体质);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针对病因治疗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相关疾病。
一、一般治疗
1.观察等待: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患儿的腺样体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6岁后逐渐萎缩)而自行改善症状。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睡眠等情况,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其症状变化及腺样体的大小等情况。比如,对于3-5岁左右偶尔出现夜间轻度打鼾,但不影响呼吸和睡眠质量的患儿,可以先不急于干预,观察3-6个月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处理。
2.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鼻腔清洁:鼓励患儿使用生理盐水洗鼻,通过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炎症,从而缓解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等相关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使用专门的儿童洗鼻器,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洗鼻,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例如,使用温生理盐水,温度保持在30-32℃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鼻腔。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患儿存在过敏因素,如对花粉、尘螨等过敏,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床单被罩等以减少尘螨接触。对于明确过敏原的患儿,进行过敏原回避有助于减轻鼻腔及腺样体的炎症反应,对腺样体肥大的保守治疗有帮助。
增强体质:鼓励患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跳绳等。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腺样体肥大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比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每天到公园进行适量的玩耍活动,既达到锻炼目的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缩小腺样体体积。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有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其通过作用于鼻腔局部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发挥抗炎、减轻水肿的作用。但需要注意,使用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对于儿童患者,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关注药物的使用疗程和可能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如轻微的鼻腔刺激感等。例如,对于2岁以上的患儿,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和方法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一般每天1次,每次每侧鼻腔1喷。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白三烯的生物学活性,减轻鼻腔和腺样体的炎症反应。对于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时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合理用药。例如,对于6个月-14岁的患儿,孟鲁司特钠有不同的剂型和剂量,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针对病因治疗
1.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窦炎等,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腺样体进一步充血、肿胀,加重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例如,对于细菌性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控制鼻窦及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从而间接缓解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
2.治疗过敏相关疾病:如果患儿存在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相关疾病,要积极治疗过敏。除了上述避免接触过敏原和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等。例如,对于明确尘螨过敏的患儿,经过评估后可以进行尘螨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患儿对过敏原产生耐受,减轻过敏反应,进而改善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