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肾积水
肾积水可通过症状表现观察,有腰部隐痛或胀痛等,儿童可因腹部肿块发现,成人多因腰部不适就诊,高危人群需关注自身症状;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可触及囊性包块及肾脏叩击痛;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检查无创、方便且可重复性强,能观察肾脏形态等,CT检查准确性高可显示解剖结构及积水程度,静脉肾盂造影可观察造影剂排泄情况判断梗阻及积水程度;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可能出现异常,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相关检查正常参考值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观察
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特定症状,如腰部隐痛或胀痛,这是因为肾脏积水导致肾脏体积增大,牵拉肾包膜引起。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肾积水可能因腹部肿块被发现,成人则多因腰部不适就诊。女性和男性在症状上无本质区别,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久坐、饮水少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泌尿系统相关问题,从而增加肾积水发现风险。有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病史的人群是肾积水的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
二、体格检查
1.腹部触诊:医生会对腹部进行触诊,肾积水较严重时可能在腰部触及囊性包块,质地一般较软,有囊性感。不同年龄患者腹部触诊的敏感度和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腹部脂肪层相对厚,触诊时需更细致操作;成人腹部触诊相对更易发现异常包块。
2.肾脏叩击痛:医生会用拳头轻轻叩击患者腰部,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肾区叩击痛,这是由于肾脏积水后组织受刺激,叩击时产生疼痛。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优势:超声检查是发现肾积水常用且首选的方法,它无创、方便、可重复性强。通过超声可以清晰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以及肾盂肾盏的扩张情况。正常情况下肾盂分离不超过1厘米,当肾盂分离超过1厘米时,提示可能存在肾积水。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超声表现有一定参考范围,儿童肾脏相对较小,超声观察时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值来判断是否存在肾积水。
检查过程:患者需暴露腰部,医生将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置于腰部进行检查,通过超声图像来评估肾脏结构和肾盂肾盏情况。
2.CT检查
作用:CT检查对于肾积水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的解剖结构以及积水的程度。它能发现超声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对于判断肾积水是由结石、肿瘤还是其他原因引起有重要价值。例如,对于输尿管结石导致的肾积水,CT可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等。
检查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CT检查需要谨慎,因为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应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成人进行CT检查时要去除腰部的金属物品等,以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3.静脉肾盂造影(IVP)
原理: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在不同时间拍摄泌尿系统的X线片,观察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的排泄情况,从而判断肾脏、输尿管是否存在梗阻以及肾积水的程度。它可以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输尿管的走行等。
适用人群:对于一些超声和CT难以明确诊断的肾积水患者可能会采用IVP检查,但该检查有一定的造影剂过敏风险,在检查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尤其是对碘造影剂的过敏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使用造影剂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肾积水患者的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也可能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如果肾积水是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尿常规中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细菌数升高等情况;如果是结石导致的肾积水,可能会有红细胞增多。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尿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尿常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依据儿童的标准来判断。
2.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早期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肾积水程度加重,肾功能可能逐渐受损,血肌酐、尿素氮会升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出现肾积水时,肾功能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肾功能的变化,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来评估肾积水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