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有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和其他症状(血尿、腰痛等),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异常提示可能感染)和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及药敏),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孕妇易高发且需注意对胎儿影响、老年人症状不明显且常伴基础疾病,需及时检查诊断治疗。
一、症状表现
(一)典型症状
1.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若频繁感到有尿意,排尿次数远超此范围需警惕。这是因为尿道受细菌等病原体刺激,导致膀胱频繁产生尿意。例如急性膀胱炎患者常出现明显尿频症状。
2.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很难控制。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逼尿肌,使其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稍有尿意就会收缩引发排尿冲动。
3.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疼痛或刺痛感。多是病原体感染尿道,损伤尿道黏膜,在排尿时尿液刺激受损黏膜引起疼痛。
(二)其他症状
1.血尿:尿液中带血,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红色)或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红细胞)。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或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2.腰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或酸痛,多见于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这是因为肾脏受到感染,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腰部疼痛。
二、实验室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1.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白细胞数量较少,若尿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一般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则考虑异常。这是因为炎症部位有大量白细胞聚集,随尿液排出。
2.红细胞:如前文所述,尿路感染时可能出现血尿,尿常规中红细胞数量会增多。
3.细菌:可通过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等方法查找细菌,若发现细菌,有助于诊断尿路感染。
(二)尿细菌培养
1.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一般要求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以保证结果准确。如果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CFU/ml,通常提示尿路感染,但对于症状不典型者,需要重复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1.对于怀疑有复杂尿路感染(如伴有尿路结石、畸形等情况)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结构,有无结石、积水等异常情况。例如,尿路结石可能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引发尿路感染,超声可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二)静脉肾盂造影
1.适用于反复尿路感染或怀疑有尿路解剖异常的患者。可以了解肾脏的形态、功能以及尿路是否存在畸形、狭窄等情况。但该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且需要使用造影剂,对于孕妇、对造影剂过敏者等需谨慎选择。
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1.儿童尿路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可能出现上述成人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外,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烦躁不安等。由于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且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怀疑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勤换尿布。
(二)孕妇
1.孕妇是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如输尿管蠕动减慢、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等,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孕妇出现尿路感染时,需及时就医,因为尿路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在检查和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同时,孕妇要注意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
(三)老年人
1.老年人尿路感染可能症状不明显,部分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非典型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性降低,炎症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且尿路感染又可能加重基础疾病。所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非典型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尿路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