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反复发烧常见病因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由多种病毒引起,具自限性,儿童易感染;细菌性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多为高热,免疫力低人群易患。相关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观察咽部等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需与咽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鉴别。应对措施有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等)和对症处理(含服含片、合适降温等),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处理。
一、常见病因
喉咙痛反复发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种病毒可引发,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导致喉咙痛,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引发发烧,通常为低热或中等度热,病程一般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烧,持续时间可能数天至一周左右,不同病毒引起的感染在人群易感性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喉咙痛反复发烧的情况,生活中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等生活方式易增加感染风险,既往无特殊病史的人群也可能发病。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具有季节性,在流感流行季节更易发生,患者除喉咙痛、反复发烧外,还常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后,会在呼吸道局部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喉咙明显疼痛,且发烧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病程相对病毒性感染可能更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反复发烧,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患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相关症状,生活中疲劳、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既往有扁桃体炎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发生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喉咙痛反复发烧。比如,急性扁桃体炎多数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患者喉咙痛剧烈,吞咽时加重,可伴有反复发烧。
二、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咽部情况,观察喉咙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扁桃体肿大、化脓等情况,同时触摸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压痛等。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可能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常升高;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比如,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
C反应蛋白(CRP):细菌性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病毒性感染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三、鉴别诊断
与咽炎鉴别:咽炎也可出现喉咙痛,但一般发烧症状相对较轻,多为低热,且通过检查咽部发现主要是咽部黏膜炎症,无扁桃体明显化脓等表现,而喉咙痛反复发烧可能伴有扁桃体相关病变。
与扁桃体周围脓肿鉴别:扁桃体周围脓肿也有喉咙痛,但疼痛更剧烈,常向同侧耳部放射,发烧更明显,且检查可见扁桃体周围组织肿胀隆起,穿刺可抽出脓液,而单纯喉咙痛反复发烧一般无此表现。
四、应对措施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休息环境的舒适,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防止脱水,因为儿童新陈代谢快,发烧时更易出现脱水情况。
对症处理:喉咙痛明显时,可让患者含服一些有清喉利咽作用的含片,但儿童使用需谨慎,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烧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式,如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但儿童物理降温时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且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适当退热,但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的非药物降温等方式为主。
喉咙痛反复发烧可能涉及多种疾病,需要结合具体临床表现、检查等综合判断,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