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因病毒和细菌引起存在多方面差异。病毒引起的喉咙痛起病急、程度相对轻,有全身症状,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高,咽拭子培养无病毒,病程短;细菌引起的喉咙痛剧烈、伴吞咽困难、高热,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高,咽拭子可培养出致病菌,病程可能迁延且易有并发症。儿童和老年人患喉咙痛时也各有特点,儿童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需关注病情变化,细菌引起的链球菌性咽炎用药要谨慎;老年人病毒引起的恢复慢易合并基础病,细菌引起的易扩散致并发症需及时诊治并控基础病。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喉咙痛特点
病毒引起的喉咙痛:通常起病相对较急,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可能伴有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全身症状,如流涕、打喷嚏、咳嗽等,部分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但体温一般多为中低热,喉咙局部可能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可能无明显脓性分泌物。例如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喉咙痛,主要以咽部的不适、轻微疼痛为主,全身症状相对明显些。
细菌引起的喉咙痛:一般喉咙痛较为剧烈,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常常会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咽部黏膜充血往往较为明显,扁桃体可能出现肿大,且表面容易有脓性分泌物,比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上可见明显的黄色或白色脓性渗出物。
二、实验室检查差异
(一)血常规
病毒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在病毒性感冒导致的喉咙痛患者中,血常规检查往往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所上升。
细菌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增高。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二)咽拭子培养
病毒感染:咽拭子培养一般无法培养出病毒,需要通过特异性的病毒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等来明确病毒类型。
细菌感染:咽拭子培养可培养出相应的致病菌,比如能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从而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
三、病程差异
(一)病毒感染病程
病毒引起的喉咙痛病程相对较短,一般如果是普通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喉咙痛,经过适当休息、对症处理等,通常1-2周左右可逐渐缓解。例如普通的病毒性咽炎,多数在1周左右症状会明显减轻。
(二)细菌感染病程
细菌引起的喉咙痛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病程可能会迁延不愈,而且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比如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如果没有及时用抗生素治疗,可能会持续发烧、喉咙痛不缓解,甚至可能引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一般1-2周也可逐渐好转,但相对病毒感染病程可能稍长些。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病毒感染:儿童病毒引起的喉咙痛较为常见,如常见的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儿童会出现突发的高热、喉咙痛、咽部疱疹等表现,此时应注意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较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惊厥等情况。
细菌感染:儿童细菌引起的喉咙痛需警惕,如链球菌性咽炎,儿童可能出现高热、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等,由于儿童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且要遵循医嘱,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比如过敏等情况。
(二)老年人
病毒感染:老年人病毒引起的喉咙痛,由于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所以要更加注重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密切关注喉咙痛情况以及全身状况的变化,若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细菌感染:老年人细菌引起的喉咙痛,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可能喉咙痛症状不是特别剧烈,但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等,所以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比如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血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