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应该怎么办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从诊断、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诊断依据症状(咽痛、高热等)和体征(扁桃体充血肿胀有脓性分泌物等);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和清淡易消化饮食;药物治疗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高热咽痛等对症处理;手术针对反复发作或有并发症者;要预防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1.症状表现:患者通常有咽痛明显、高热(体温可高达39℃及以上)、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密切关注。
2.体征检查:医生会进行咽部检查,可见扁桃体及腭舌弓、腭咽弓黏膜弥漫性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连成假膜,但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拭去后无出血。同时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尤其对于儿童,充足休息可保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发挥,促进病情好转。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牛奶、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对咽喉部造成进一步刺激,影响病情恢复。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滴注)。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需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病情转为慢性或出现并发症。
2.对症治疗药物: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标准,避免过量使用。对于咽痛明显者,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以清洁口腔、减轻咽痛症状。
四、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已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可考虑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行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儿童患者,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谨慎选择手术时机。
2.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扁桃体剥离术或扁桃体挤切术等,手术需在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五、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耳痛、听力减退等情况,要警惕中耳炎的发生;出现心悸、关节痛等症状,需注意风湿热的可能;出现眼睑水肿、尿量减少等,要防范肾炎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出现中耳炎,需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等治疗;对于风湿热,要进行抗风湿治疗等;对于肾炎,需进行针对性的肾脏相关治疗,如休息、利尿、降压等综合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使用,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儿童休息和饮食的护理要更加细致,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防止脱水。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基础疾病控制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等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