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肥大是什么
前列腺增生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男性发病,生活方式、病史等是相关因素,病理是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增生致尿道梗阻,有下尿路及并发症表现,通过直肠指诊、超声等诊断,治疗有观察等待、生活方式调整及其他非药物治疗等原则。
一、定义
前列腺增生肥大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前列腺组织细胞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
二、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一般40岁以后前列腺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左右出现相关症状,60岁左右症状明显加重。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前列腺组织增生。
2.性别:男性发病,女性不会患前列腺增生肥大,但女性的尿道周围组织增生等情况可能类似其部分表现,但本质不同。
3.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红肉等可能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发生发展有关,因为这类饮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代谢等过程。
吸烟饮酒:吸烟会影响血管功能等,饮酒会刺激前列腺充血等,长期吸烟饮酒的男性患前列腺增生肥大的概率相对较高。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男性,身体代谢功能可能下降,也可能增加前列腺增生肥大的发病几率。
4.病史: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病史,如前列腺炎等,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增加前列腺增生肥大的发病风险,因为炎症等刺激可能影响前列腺组织的正常状态,进而诱发或加重前列腺增生。
三、病理生理改变
前列腺主要由腺体和间质组成,前列腺增生肥大时,主要是前列腺尿道周围移行带的腺体、间质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起尿道梗阻,进而出现一系列排尿相关的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长期尿道梗阻还可能引起肾脏积水等并发症。
四、临床表现
1.下尿路症状
储尿期症状:主要有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这是因为增生的前列腺刺激膀胱三角区等部位,导致膀胱顺应性降低;还可能出现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排尿期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如排尿踌躇、尿线变细、无力,排尿时间延长等,这是由于尿道梗阻,尿液排出受阻所致。
排尿后症状:可有尿不尽、尿后滴沥等表现。
2.并发症表现:长期尿道梗阻可导致上尿路损害,出现肾积水,严重时可能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合并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加重等症状,或出现血尿等情况。
五、诊断方法
1.直肠指诊:是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可触诊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正常前列腺大小约4cm×3cm×2cm,增生时前列腺体积增大,质地韧等。
2.超声检查:经腹部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及结构,能测量前列腺体积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更准确。
3.尿流率检查:可测定排尿流速等指标,若最大尿流率<15ml/s,提示排尿受阻,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一定价值。
4.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主要用于排除前列腺癌,因为前列腺癌也可能有类似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而PSA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需结合其他检查鉴别。
六、治疗相关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提及)
1.观察等待:对于症状较轻,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7分的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需向患者说明病情可能的发展情况,让患者知晓自身状况并配合定期检查。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酒精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能加重排尿困难。
避免憋尿:指导患者不要长时间憋尿,及时排尿,减少对膀胱和前列腺的不良刺激。
适度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排尿症状,但要避免久坐等不良习惯。
3.其他非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经尿道微波热疗、前列腺尿道支架等治疗方法,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