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扁桃体肥大要手术吗
小孩扁桃体肥大是否手术需根据呼吸道梗阻表现(如婴幼儿有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长期睡眠呼吸暂停打鼾保守治疗无效超3-6个月)和反复感染情况(每年发作7-8次及以上、引发全身并发症等)判断;保守治疗分感染期(药物及生活方式调整)和非感染期(保守观察);手术方式有扁桃体切除术等,择期在健康时进行;年龄小患儿术后需护呼吸道、注意饮食,有基础疾病患儿手术需多学科会诊评估。
一、小孩扁桃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的判断标准
1.呼吸道梗阻表现
年龄因素:对于婴幼儿,若扁桃体肥大导致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且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就需要考虑手术。因为婴幼儿气道较狭窄,扁桃体肥大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症状持续时间:如果小孩因扁桃体肥大出现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打鼾,且经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改善睡眠体位等)效果不佳,持续时间超过3-6个月,可能需要手术干预。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智力发育受影响等。
2.反复感染情况
感染频率:若扁桃体反复发炎,每年发作次数达到7-8次及以上,或者短期内(1年内)发作5-6次,且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等)效果仍不理想,这种频繁感染的扁桃体可能需要考虑手术。频繁的扁桃体炎发作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发热、咽痛等不适,还可能引发一些全身并发症,如风湿热、肾炎等。
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如果扁桃体肥大引发了风湿性心脏病、肾小球肾炎等全身并发症,即使扁桃体炎发作频率不是特别高,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这些全身并发症对孩子的健康危害更大,而扁桃体作为病灶可能是引发这些并发症的根源。
二、保守治疗的情况及方法
1.感染期的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当小孩扁桃体肥大伴有急性感染时,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对青霉素不过敏的情况下)等抗生素来控制细菌感染。但要注意严格按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但这里不涉及具体剂量指导。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局部药物,如含漱液等,来缓解局部的咽痛等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的刺激。例如,可给孩子多吃一些米粥、面条等食物。
2.非感染期的保守观察
对于一些轻度扁桃体肥大,孩子没有明显呼吸道梗阻症状和反复感染情况的,可进行保守观察。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观察扁桃体肥大的变化情况。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日常呼吸、睡眠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三、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
1.手术方式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扁桃体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剥离法和近年来逐渐普及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相对来说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较轻,恢复相对较快。
2.手术时机选择
一般建议在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时进行手术,例如感染控制后1-2周左右。要避免在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进行手术,以免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情况,如心肺功能等是否能够耐受手术。
四、特殊人群(小孩)的温馨提示
1.年龄较小的患儿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术后需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的护理。因为小孩的咳嗽反射相对较弱,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防止术后创面出血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分泌物的引流。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术后初期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等,避免过热的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
2.有基础疾病的患儿
如果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在考虑扁桃体手术时,需要与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对孩子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要在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孩子的心肺功能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