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引起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梗阻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膀胱颈肌肥厚和先天性膀胱颈挛缩;后天性因素包含炎症性因素(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累及膀胱颈部引发炎症改变)、增生性因素(如前列腺增生、尿道周围腺体增生压迫膀胱颈部)、医源性因素(盆腔手术、尿道器械操作损伤膀胱颈部致瘢痕形成)以及其他因素(结石堵塞膀胱颈口、肿瘤占据膀胱颈口致梗阻)。
一、先天性因素
1.膀胱颈肌肥厚:胚胎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的肌肉组织发育异常,导致肌层肥厚,进而引起膀胱颈梗阻。这种先天性的肌层肥厚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可能存在,由于胚胎时期的发育异常,使得膀胱颈部位的肌肉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改变,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
2.先天性膀胱颈挛缩:胚胎发育时膀胱颈部位的组织结构形成异常,出现挛缩情况,使得膀胱颈口狭窄,尿液排出受阻。这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基因表达异常或发育调控因素失调有关,可在出生后就存在相关症状,影响患儿的排尿功能。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性因素
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蔓延至膀胱颈部,引起膀胱颈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膀胱颈梗阻。常见于中青年男性,长期久坐、过度饮酒、不规律性生活等生活方式可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从而间接影响膀胱颈。例如,长期久坐会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炎症,炎症波及膀胱颈部后,就可能导致膀胱颈梗阻相关病理改变。
尿道炎:严重的尿道炎可向上蔓延累及膀胱颈部,引发膀胱颈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纤维化等,进而造成膀胱颈梗阻。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尿道炎,若尿道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扩散至膀胱颈部的风险增加。
膀胱炎:膀胱的炎症可直接累及膀胱颈,引起膀胱颈黏膜的炎症性改变,如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后期可导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颈口径变小,出现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炎,如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等,都可能引发膀胱颈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梗阻。
2.增生性因素
前列腺增生:这是引起中老年男性膀胱颈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增生时,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向膀胱颈部突入,压迫尿道内口,同时增生的前列腺腺体本身分泌的生长因子等物质可引起膀胱颈部平滑肌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膀胱颈口狭窄,尿液排出受阻。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前列腺组织内双氢睾酮等生长因子的作用,前列腺会逐渐增生,进而引发膀胱颈梗阻。
尿道周围腺体增生:尿道周围的一些腺体发生增生性改变,也可能压迫膀胱颈部,导致膀胱颈梗阻。这些腺体的增生同样与内分泌因素、组织自身的生长调控等因素有关,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在研究中,但增生的腺体可机械性地影响膀胱颈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医源性因素
盆腔手术:如前列腺手术、膀胱颈部手术、妇科手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膀胱颈部的组织结构,导致术后瘢痕形成,引起膀胱颈梗阻。例如,前列腺电切术时,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膀胱颈部的黏膜和肌肉组织,术后瘢痕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挛缩,从而导致膀胱颈梗阻。
尿道器械操作:过于频繁或粗暴的尿道器械操作,如长期留置导尿管、尿道扩张等,可能损伤膀胱颈部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进而导致膀胱颈梗阻。尤其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对膀胱颈部的持续刺激容易引发黏膜损伤和后续的瘢痕修复,增加膀胱颈梗阻的发生风险。
4.其他因素
结石:膀胱颈部结石可直接堵塞膀胱颈口,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膀胱颈梗阻。膀胱内的结石可能移动至膀胱颈部,嵌顿在膀胱颈口处,影响尿液的正常通过。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某些成分的异常、尿路梗阻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尿液中钙、草酸等成分浓度过高,容易形成结石。
肿瘤:膀胱颈部的肿瘤,如膀胱癌、平滑肌瘤等,可占据膀胱颈口位置,导致膀胱颈梗阻。肿瘤的生长会机械性地阻塞膀胱颈,影响尿液的排出。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慢性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引发膀胱颈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