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鼻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炎症刺激可致其病理性增生肥大,出现鼻塞、流涕、耳闷等呼吸道及全身睡眠障碍、发育迟缓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轻度可药物、鼻腔冲洗保守治疗,严重梗阻等需手术,还需从防治上感、增强体质预防,及睡眠、病情观察护理。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鼻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是淋巴组织的一部分。小孩子鼻腺样体肥大多是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如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等)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二、常见症状表现
1.呼吸道症状
鼻塞: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可引起鼻塞,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对于小孩子来说,鼻塞可能会影响其睡眠时的呼吸,导致睡眠不安稳。比如在夜间睡眠中,孩子可能会频繁翻动身体,甚至出现憋气的情况。
流涕:肥大的腺样体可刺激鼻腔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涕症状,多为清涕,若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脓涕。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咽鼓管与中耳相通,腺样体肥大影响了咽鼓管的正常通气和引流功能。
2.全身症状
睡眠障碍:孩子夜间睡眠时因鼻塞、呼吸不畅,可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等情况。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睡眠质量差会干扰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长期的慢性缺氧,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落后等。例如,在身高增长方面,可能比同龄正常孩子增长缓慢。
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检查或电子鼻咽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等情况。例如,在间接鼻咽镜下可见鼻咽部有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团块。
2.影像学检查
鼻咽侧位X线片:可测量腺样体的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一般认为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之比>0.6为腺样体肥大。
鼻窦CT:能更清晰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明确是否有并发鼻窦炎等情况。
四、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伴有轻度炎症的患儿,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缩小腺样体体积。同时,如果有感染迹象,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炎症,缓解鼻塞等症状。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使用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如长期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听力下降严重影响听力发育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医生会在术前充分评估患儿的情况,权衡手术利弊。
五、预防与护理要点
1.预防方面
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应注意隔离,减少孩子被感染的机会。
增强孩子体质:让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腺样体反复炎症刺激的机会。
2.护理方面
睡眠护理: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头部,有助于缓解鼻塞症状。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湿润,可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睡眠状况、听力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呼吸急促、耳痛加重、听力明显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小孩子鼻腺样体肥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同时注重预防和护理,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