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因为缺乏什么
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缺乏会致钙、磷代谢紊乱,使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引发骨骼病变,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其常见原因;钙缺乏也与之相关,婴儿期等不同年龄段钙需求不同,肠道功能、膳食钙磷比例等影响钙吸收;疾病如胃肠道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吸收,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也会因影响维生素D代谢或作用导致佝偻病
一、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钙、磷代谢紊乱,导致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从而引起骨骼病变,引发佝偻病。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人群中,佝偻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一)阳光照射因素
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果儿童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就容易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比如,冬季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室内活动多的儿童,维生素D合成减少,增加了患佝偻病的风险。不同年龄段儿童对阳光照射的需求不同,婴幼儿时期皮肤薄嫩,更需要适当的阳光照射来合成维生素D,但要注意避免晒伤。
(二)维生素D摄入不足
1.膳食因素: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也较低,若婴儿仅以母乳为主食,而日常膳食中又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就容易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即使母亲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往往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2.配方奶因素:虽然配方奶中会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如果配方奶摄入不足或配方奶储存、冲调过程中维生素D遭到破坏,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不同品牌配方奶中维生素D的添加量有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婴儿的配方奶摄入量来评估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
二、钙缺乏也与之相关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当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足时,机体为维持血钙正常水平,会动用骨骼中的钙,长期如此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引发佝偻病。正常情况下,骨骼不断进行着钙的沉积和释放,以保持动态平衡。在佝偻病患儿中,由于钙吸收障碍,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骨骼中的钙流失增加,影响骨骼的钙化过程。
(一)不同年龄段钙需求差异
婴儿期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新生儿每日约需钙200mg,1岁以内婴儿每日约需钙300-400mg,幼儿期每日约需钙600-800mg。如果钙摄入不足,即使维生素D充足,也可能影响骨骼发育,而维生素D缺乏时,钙摄入不足会进一步加重佝偻病的发生。例如,早产儿由于先天储钙不足,且生长发育更快,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更高,若不及时补充,更容易患佝偻病。
(二)钙吸收的影响因素
除了维生素D对钙吸收的影响外,肠道功能、膳食中钙磷比例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例如,膳食中钙磷比例不适宜会影响钙的吸收,一般钙磷比例在2:1-1:2时有利于钙的吸收。如果儿童膳食中钙磷比例失调,即使钙摄入充足,也可能出现钙吸收不良,增加佝偻病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相关因素
(一)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代谢,从而增加佝偻病的发生风险。例如,胃肠道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如慢性腹泻、先天性胆道闭锁等。慢性腹泻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包括维生素D和钙,长期慢性腹泻的儿童患佝偻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先天性胆道闭锁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而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脂肪吸收不良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影响钙的代谢。
(二)遗传因素
虽然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或作用,从而导致佝偻病。例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编码维生素D受体或1α-羟化酶等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机体对维生素D的反应异常,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发佝偻病。这类疾病往往有家族遗传史,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