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腱鞘炎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弹响或卡顿等症状,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病情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控制手指过度使用、优先非手术治疗;女性要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动作、及时采取措施;老年人要注重休息和保守治疗、避免剧烈活动;有基础病史人群要控制基础疾病、关注恢复情况及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一、腱鞘炎的症状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不同类型的腱鞘炎症状有所差异,但一般常见症状如下:
疼痛:是腱鞘炎较为突出的症状,患者患病部位会出现疼痛,早期可能是轻微的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尤其在活动患病部位时,疼痛往往会明显加剧。例如屈肌腱腱鞘炎,在手指屈伸活动时,疼痛会较为明显,有时疼痛还可能放射到附近部位。
肿胀:患病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表现为患病部位外观上的肿胀,触摸时可能有肿胀感。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局部炎症等因素,患者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比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会影响手腕的正常活动,导致手指或手腕屈伸不灵活,严重时可能无法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握拳、伸手等。
弹响或卡顿:部分腱鞘炎患者在活动患病部位时,会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像屈指肌腱腱鞘炎,手指在屈伸过程中,有时会感觉有物体卡住,然后突然弹响,这是由于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摩擦或粘连导致的。
二、腱鞘炎的治疗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
休息:让患病部位充分休息,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患有屈肌腱腱鞘炎的患者,应减少手指的频繁屈伸活动,给肌腱和腱鞘创造恢复的条件。
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冷敷适用于炎症初期,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腱和腱鞘周围的肌肉,缓解紧张状态,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理疗如超短波理疗等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循相关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肌腱的卡压,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手术治疗适用于那些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腱鞘狭窄严重影响功能的患者。
三、不同人群腱鞘炎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腱鞘炎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儿童患腱鞘炎,多与先天性因素或过度使用有关。比如一些儿童因过度使用手指进行某些活动(如长时间玩电子设备等)可能引发腱鞘炎。家长应注意控制儿童对手指的过度使用,发现儿童手指活动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方法,如适当休息、简单的物理治疗等,避免过早进行手术干预。
女性:女性由于手部活动较多,且可能从事一些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工作或家务劳动,更容易患腱鞘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的保养,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动作,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在做家务时,可以适当使用工具减少手部的过度劳累,当出现手部疼痛、肿胀等症状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休息、简单的物理治疗等,必要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患腱鞘炎可能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腱鞘炎时,要更加注重休息和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等。同时,老年人要注意避免剧烈的手部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手部关节,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手部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锻炼加重病情。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患腱鞘炎后要更加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在治疗腱鞘炎时要密切关注患病部位的恢复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