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扁桃体肿大怎么回事
长期扁桃体肿大病因包括反复扁桃体感染、过敏反应、鼻腔鼻窦慢性炎症波及等,不同人群易患风险不同;临床表现有呼吸、吞咽及咽喉部不适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不同人群检查侧重点不同;治疗及干预有非药物干预和手术治疗等,不同人群治疗选择有别,如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妊娠期女性等治疗需综合考虑。
一、病因方面
长期扁桃体肿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是反复的扁桃体感染,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或病毒(如腺病毒等)反复侵袭扁桃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组织增生、肿大,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且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就容易反复发作,进而导致扁桃体长期肿大;其次,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扁桃体肿大,过敏物质刺激扁桃体组织,引起免疫反应,使得扁桃体充血、水肿、肿大,例如对某些食物、花粉等过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扁桃体长期肿大的情况;另外,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症也可能波及扁桃体,如慢性鼻窦炎时,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扁桃体,引发扁桃体慢性炎症,导致其肿大,这种情况在患有慢性鼻窦炎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其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扁桃体的反复感染或炎症刺激,从而增加长期扁桃体肿大的风险;有扁桃体炎病史且未彻底治愈的人群,扁桃体更容易反复肿大。
二、临床表现方面
长期扁桃体肿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在呼吸方面,可能会出现打鼾、呼吸不畅等情况,尤其是在睡眠时,肿大的扁桃体可能会阻塞气道,影响正常呼吸,儿童长期呼吸不畅可能会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在吞咽方面,可能会有吞咽异物感、吞咽困难等表现,尤其是肿大较明显时,吞咽时会感觉到扁桃体部位的不适;还可能出现反复的咽喉部异物感、干燥、发痒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口臭,这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积存的腐败物等导致的。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及对面部发育的影响,而成年人可能更多表现为吞咽及咽喉部的不适等;男性和女性在临床表现上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咽喉部的不适症状加重。
三、诊断方面
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扁桃体肿大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情况。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扁桃体肿大的程度,一般可分为不同的分度,如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肿大时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还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是否升高,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如果怀疑有过敏因素,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等。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情况,可能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侧位X线片或CT检查等,来进一步明确扁桃体肿大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相关结构的异常。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的侧重点,比如对于儿童患者,会更关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关检查,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会更注重过敏原的检测等。
四、治疗及干预方面
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因感染引起的长期扁桃体肿大,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减少病原体在口腔内的滋生;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的,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一些扁桃体肿大较明显且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不同人群在治疗选择上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等。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时,要评估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妊娠期女性在考虑治疗时要权衡治疗对胎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