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睡觉鼻塞是怎么回事
过敏性鼻炎睡觉鼻塞由接触过敏原致鼻黏膜释放炎性介质致水肿狭窄引起,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特点,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和环境因素影响鼻塞,既往过敏史和治疗史也对鼻塞有影响,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环境、就医治疗等措施应对
一、过敏性鼻炎睡觉鼻塞的机制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当患者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鼻黏膜水肿,从而导致鼻腔狭窄,出现睡觉鼻塞的症状。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组织学上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炎症反应会直接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
二、与年龄相关的特点
儿童:儿童的鼻黏膜相对娇嫩,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因接触过敏原引发过敏性鼻炎。儿童过敏性鼻炎导致的睡觉鼻塞可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在睡眠中需要良好的通气来保证氧气供应,鼻塞会使儿童睡眠不安稳,频繁觉醒,长期如此可能影响身高增长、智力发育等。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揉鼻子、张口呼吸等方式来试图缓解鼻塞,但这些行为也可能进一步加重鼻部不适。
成人:成人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睡觉鼻塞,相对儿童来说,其机体的代偿能力稍强,但长期的鼻塞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成人的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处于粉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中,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加,从而更容易出现鼻塞等症状。
三、生活方式的影响
接触过敏原: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就会频繁引发过敏性鼻炎,导致睡觉鼻塞反复发作。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如果患者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大量吸入花粉,就会很快出现鼻黏膜的过敏反应,引起鼻塞。尘螨在室内环境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床铺、沙发等地方,如果患者对尘螨过敏,长期接触尘螨就会导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影响睡眠时的通气。
环境因素:室内空气质量差、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等环境因素也会加重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塞症状。例如,空气过于干燥会使鼻黏膜干燥,容易受到刺激;空气过于潮湿则有利于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此外,室内存在刺激性气味,如香水、化学清洁剂等,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
四、病史对鼻塞的影响
既往过敏史:如果患者既往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等,那么其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可能会更严重,睡觉鼻塞等症状也会更明显。因为这些过敏性疾病往往具有相似的过敏机制,机体处于一种过敏体质的状态,对过敏原的反应更为强烈。例如,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都处于高反应状态,接触过敏原后,两者的炎症反应相互影响,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鼻塞等症状。
治疗史:如果患者既往有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史,但是治疗不规范或不彻底,那么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鼻塞症状也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例如,患者自行停药或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规治疗,导致过敏性鼻炎的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鼻黏膜的水肿等病变持续存在,从而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导致睡觉鼻塞。
五、应对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尘螨等过敏原;避免接触宠物毛发等。
改善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在22-25℃,湿度在40%-60%较为适宜。定期通风换气,减少室内刺激性气味的产生。
就医治疗: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来缓解鼻塞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使用药物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例如,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医生可能会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局部鼻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来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但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