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天花有什么区别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10-21天,有前驱症状后出皮疹,分批出现各期皮疹伴瘙痒,儿童轻成人重,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可接种疫苗等预防,大多预后好;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潜伏期7-17天,发病急有全身症状后出皮疹,离心性分布,病情重病死率高,曾全球消灭现特殊人群需防护,过去预后差留瘢痕。不同人群面对时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感染水痘需密切观察,免疫低下人群接触相关病原体要谨慎。
一、病原体方面
1.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核心为双股DNA,有包膜,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棘突。
2.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呈砖形,核心为双股DNA,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二、临床表现方面
1.水痘:
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疱疹基底有周围红晕,疱液初期透明,后渐变混浊,疱疹易破溃,常伴有瘙痒。
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成人患者症状往往较儿童严重,可出现高热、肺炎等并发症。
2.天花:
潜伏期通常为12-14天(范围为7-17天)。发病急,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头痛、背痛、四肢痛、腰腿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持续2-4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手腕、前臂等暴露部位,然后向全身蔓延,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直径约2-3mm,周围有红晕,疱疹质地较硬,触之有坚实感,1周左右疱疹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瘢痕(俗称“麻点”),这是天花区别于水痘的重要特征之一。
天花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尤其是重型天花患者。
三、传播途径方面
1.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体外,易感人群吸入后即可感染;直接接触患者的疱疹液也可被感染。
2.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性极强,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易感者吸入后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被褥等也可能被感染。
四、预防措施方面
1.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一般建议儿童在12-1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4-6岁时接种第二剂。
对于接触过水痘患者的易感儿童,可在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
2.天花:
由于天花病毒传染性极强且危害性极大,自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后,不再进行常规的天花疫苗接种。但对于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等特殊人群,仍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
一旦发现天花疑似病例,必须严格隔离患者,对患者居住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
五、预后方面
1.水痘: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皮疹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但若患者搔抓疱疹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会遗留瘢痕。儿童患者预后通常较好,成人患者尤其是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发生重症水痘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2.天花:过去天花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即使存活也会遗留明显瘢痕,严重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随着全球消灭天花工作的开展,目前天花已被消灭,不再有天花病例发生。
不同人群在面对水痘和天花时的注意事项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水痘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水痘或接触相关病原体时需更加谨慎,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